薄暮登楼眺,山前落日斜。
晴云低海角,孤屿迥天涯。
隐隐灵鼍鼓,迢迢逐浪槎。
牧人歌犊背,凄切入秋笳。
沧墅晚眺
薄暮登楼眺,山前落日斜。
晴云低海角,孤屿迥天涯。
隐隐灵鼍鼓,迢迢逐浪槎。
牧人歌犊背,凄切入秋笳。
【注释】
沧墅:即沧浪亭,在江苏苏州市东北隅。沧洲:指沧海、湖泊或江河。
薄暮:傍晚时分,天色将晚。
山前:指沧浪亭所在的山的前面。
落日斜:夕阳西下的景象。
晴:雨后天放晴,天气晴朗,云层散开。
低:向下延伸。
海角:海边,指水边。
孤屿:孤独孤立的岛屿。
迥:远,远去。
隐隐:隐约可见。
灵鼍鼓:传说中的一种神鼓,鼍(tuó)是古代传说中一种水生爬行动物,形如猪,皮可制作鼓。此处指用鼍皮做的鼓声。
迢迢:遥远的样子。
逐浪槎(chá):追随波浪的船筏,这里指乘着小舟在江面上飘流。
牧人:放牧的人。
歌:歌唱。
犊(dú)背:小牛犊,这里指小牛。
凄切:凄厉而悲切的声音。
笳(jiā):《笳赋》为古代一种乐器的名称。
【赏析】
此诗首联写诗人登上沧浪亭眺望远方景色,颔联写天边的云彩低垂至海角处,颈联写一座孤立的小岛伸向遥远的天际,尾联写远处传来牧人的悲凉歌声,以及凄凉的笳声。全诗描绘出诗人站在沧浪亭上远望时,所见景色和听到的各种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