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荧荧一星白,含光吐耀精神发。谁从海外亲见之,飞来蚀我瑶台月。
是时青天万里明,纤尘不染银河清。三台四辅环斗极,妖星敢尔殊堪惊。
广寒香风结桂子,枝叶青葱竟何似。吴质有斧不驱除,紫府仙人应罪尔。
或言黄河水气乘太阴,东南此岁防秋霖。不然贼星犯两曜,奸民啸聚相侵陵。
世间久已无甘石,天象渊微那可测。圣人清静在宫中,慎毋妄言干斧钺。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天文现象:“星蚀月”的景象。诗的开头两句,描述了夜晚天空中一颗明亮的星星(荧荧之星)被月亮的光芒所吞噬的情景。第三句“谁从海外亲见之”,指的是这个天文奇观是由海外而来的。第四句“飞来蚀我瑶台月”则进一步描绘了这一景象,仿佛是一颗妖异的彗星飞来,侵蚀了天上的明月。
接下来的诗句则是对当时天象的描述。诗中提到“是时青天万里明,纤尘不染银河清”,意味着天空非常晴朗,没有一丝云彩,银河清澈透明。接下来,诗人用三台四辅环斗极来形容北斗七星的位置,并指出这颗奇异的彗星敢然如此大胆地出现在空中,实在令人震惊。接着,诗中又提到了广寒香风结桂子的场景,以及吴质有斧不驱除、紫府仙人应罪尔的典故。这些内容都与星象有关。
在最后的部分,诗人提到了关于黄河水气乘太阴、东南此岁防秋霖的说法。诗人对这些说法表示怀疑,并认为这只是一种传言。他进一步指出,贼星犯两曜、奸民啸聚相侵陵才是真正的原因。诗人还谈到了天象渊微那可测的问题,表示古代圣人在宫中清静无为,而不应该妄言干斧钺。
这首诗的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星蚀月的景象,展现了夜空中璀璨的星辰和银河的壮丽景色。诗人通过对天文现象的细致观察和生动描绘,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那一刻的惊心动魄。此外,诗人还将天文现象与历史典故相结合,表达了自己对天文现象的独特见解和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展示了他对天文知识的了解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