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霞朝起灿江天,历历沙鲲几屿连。
玉镜初开云外现,红绡一缕望中悬。
潮来错认波生锦,雾散翻疑彩作笺。
极目沧溟无寻处,祥光岂向海门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文蔚的作品,全诗共四句,每句都富有深意。
首句“鲲身晓霞”,描绘了一幅壮阔的晨曦景象。这里,“鲲”指的是巨大的鱼或鸟,象征着广阔无垠的天空。而“晓霞”则是指早晨的云霞,色彩斑斓,美丽壮观。这句诗通过对天空、云霞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向往。
第二句“彩霞朝起灿江天”,进一步描绘了这幅壮丽的画面。这里的“彩霞”指的是早晨的云霞,五彩斑斓,光彩夺目。诗人通过这句诗,将画面从天空延伸到了江天,使得整个景象更加宏大、壮观。
第三句“历历沙鲲几屿连”,则是对前两句的进一步补充和深化。这里的“沙鲲”指的是在沙滩上的大鱼,形象地描绘了海边的景象。而“几屿连”则是指几个小岛相连,形成了一片片陆地。这句诗通过对沙鸥和岛屿的描述,展现了大海与陆地的交融,以及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第四句“玉镜初开云外现,红绡一缕望中悬”,则是对整个画面的收束和总结。这里的“玉镜”指的是明亮的太阳,象征光明和希望。而“红绡一缕望中悬”则是指一条红色的丝带,悬挂在空中,形象地描绘了夕阳下的美丽景色。这句诗通过对太阳和红绡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尾句“潮来错认波生锦,雾散翻疑彩作笺”,则是对整首诗的收束和升华。这句诗中的“潮来”指的是海水上涨,“错认”则表示误认。而“波生锦”则是指海浪拍打着沙滩,如同锦绣一般。而“雾散翻疑彩作笺”则是指当雾气消散时,原本以为是纸张的颜色,实际上却是彩色的云霞。这句诗通过对大海、云雾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深敬畏和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天空、云霞、沙滩、海洋等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