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垒茫茫大夏城,芦茄吹作入边声。
回头博望浮槎地,曾是西来第一程。

【注释】

  1. 平定回部凯歌:指平定回纥的战歌。
  2. 故垒茫茫大夏城:故垒,古地名,在今新疆吐鲁番附近;大夏是西域的一个古国名,这里泛指西域地区。
  3. 芦茄:即芦花,这里借指胡人吹奏的乐器。
  4. 浮槎:古代传说有木筏漂浮于天河,乘木筏过天河的人叫“槎客”,也叫“槎公”,后泛指出使外国的人。
  5. 曾是西来第一程:曾,曾经;西来,来自西方;第一程,第一站。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平定回纥的壮丽场面,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统一的欣喜之情。
    诗中“故垒茫茫大夏城,芦茄吹作入边声”二句,写大夏城的景象。大夏城,即大夏州,唐时为安西都护府所在地,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诗人登上城头,只见茫茫的故地,一片辽阔,只有芦花在风中飘荡,仿佛是胡人吹奏的乐器在奏着入边之音。这两句诗把大夏城的辽阔、荒凉和胡人奏乐的情景生动地表现出来。
    “回头博望浮槎地,曾是西来第一程。”二句,写诗人回到长安后的回忆。博望侯张骞曾从西域归来,据说他是乘坐木筏渡过黄河来到长安的。诗人想起这些往事,不禁感慨地说:“回首博望,浮槎之地,曾是西来的第一程。”这里的“浮槎”,指的是木筏。诗人通过回顾历史,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统一的欣喜之情。
    这首诗意境雄浑壮阔,气势磅礴,语言流畅自然,富有音乐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