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山高不极,盘磴入烟雾。仄径莓苔滑,猿猱不敢步,杖策陟巉岩,披榛寻微路。
直上万峰巅,振衣独四顾。秋风天半来,奋迅号林树。
俯见豺狼蹲,侧闻虎豹怒。立久心茫茫,悄然生巩惧。
置身岂不高,时有蹉跌虑。徙倚将何依,凄切悲霜露。
微言如可闻,冀与孙登遇。
【注释】
①秋山:指秋天的高山。独眺:独自远望。盘磴:曲折盘旋的山路。烟:雾气或云雾。仄径:狭窄的小路。莓苔:苔藓,一种生长在阴湿处的小草。猱:猿猴。杖策:手执拐杖。巉岩:险峻的岩石。披榛:拨开荆棘。万峰巅:无数山峰之顶。振衣:展衣,形容登上山顶后的姿态。四顾:四面环视。豺狼:豺和狼,都是山林猛兽。侧闻:侧耳细听。虎豹怒:老虎和豹子怒吼。立久心茫茫:站久了心中茫然无定。悄:安静,这里作“沉默”解。生巩惧:产生恐惧感。徙倚:徘徊不决的样子。何依:什么可以依赖。凄切:凄凉悲切。微言:隐约的语言、言辞。微:隐约;言:言辞。冀与孙登遇:希望遇见像孙登一样隐遁山林的人。
【赏析】
此诗为七律一首,是作者隐居期间的作品。全诗描绘了秋日独眺图所见所感,表现了作者面对高山大川时内心的矛盾和忧虑。首联写登山所见,颔联写攀援艰难,颈联写山中野兽的威胁,尾联抒发内心的恐惧。整首诗意境开阔,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