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榇十三人,艰危仗此身。
经年泪洗面,百感痛伤神。
塞北无茅屋,燕南有老亲。
如何千树云,不是昔时春。
在岭南道中的诗句赏析如下:
诗句原文:
五榇十三人,艰危仗此身。
经年泪洗面,百感痛伤神。
塞北无茅屋,燕南有老亲。
如何千树云,不是昔时春。译文解析:
- 五榇十三人,艰危仗此身。:形容一行人中携带的棺材数量之多,暗示着旅途的艰难和危险。
- 经年泪洗面,百感痛伤神。:通过长时间的流泪清洗面容,反映了诗人内心无尽的悲伤和痛苦。
- 塞北无茅屋,燕南有老亲。:表达了对北方荒漠地带简陋住所的无奈,以及南方虽有亲人但无法相见的遗憾。
- 如何千树云,不是昔时春。:用“千树云”象征飘渺不定的未来,而“不是昔时春”则表达了时光流逝带来的变迁。
- 词语注释:
- 五榇十三人:指一行十三人,携带着五具棺材,象征着旅途的艰难与悲痛。
- 艰危:表示处境困难,形势严峻。
- 涕洗面:泪水洗面,形容悲伤到了极点。
- 塞北无茅屋:北方荒凉之地,连基本的住所都没有。
- 燕南有老亲:南方虽然生活安定,但心中却怀念远方的老亲。
- 如何千树云:比喻世事变化莫测,如千树云雾般难以捉摸。
- 不是昔时春:昔日的美好时光已不再,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感慨。
- 赏析:
- 这首诗反映了胡慎仪在岭南道中历经艰险、思家之情深厚的复杂情感。通过对塞北和燕南的不同生活环境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对人生变迁的无奈感慨。诗中的“泪洗面”、“百感痛伤神”等词汇,生动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悲怆和痛苦。此外,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象来表达作者的情感波动,如“千树云”既象征变幻无常的人生,也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叹。
《岭南道中》不仅是一首描绘旅途艰辛的诗歌,更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亲情的感悟。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和内心的抒发,胡慎仪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相融合,使其作品具有深刻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