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浪涌冥冥,天白万山青。
南北吞江汉,东西峙洞庭。
雨含沧海气,风挟水云腥。
上下圆如笠,具区到此渟。

太湖中作

波浪涌冥冥,天白万山青。

南北吞江汉,东西峙洞庭。

雨含沧海气,风挟水云腥。

上下圆如笠,具区到此渟。

注释:

  1. 波浪涌冥冥:指波涛汹涌,暗喻湖面上的波浪翻涌不息。
  2. 天白万山青:天空一片清澈,远处的山脉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清晰。
  3. 南北吞江汉:形容太湖的水系广阔,可以吞没长江和汉江。
  4. 东西峙洞庭:指太湖与洞庭湖对峙,形成了壮观的景象。
  5. 雨含沧海气:形容太湖的水中含有海洋的气息。
  6. 风挟水云腥:形容太湖上的风带着海水和云雾的气息,给人一种清新而又神秘的感觉。
  7. 上下圆如笠:形容太湖的水面宽阔,如同一个圆形的帽子。
  8. 具区到此渟:指太湖的水在这里汇聚,形成了一片湖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太湖的壮丽景色,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太湖的自然之美。首句“波浪涌冥冥”,以波涛汹涌的海面为背景,勾勒出太湖波澜壮阔的气势;次句“天白万山青”,则通过明净的天空和清晰的山峦,营造出宁静祥和的氛围。接下来,诗人进一步展开对太湖的描绘,“南北吞江汉”形容太湖的宽广,“东西峙洞庭”则突出其与洞庭湖的相对位置。此外,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如“雨含沧海气”、“风挟水云腥”,使画面更具诗意和动感。最后一句“上下圆如笠”,以圆顶帽子的形象比喻太湖的水面,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太湖水域广大的特点。全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既展示了太湖的自然美景,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