僻处逍遥自一时,世途不复问安危。
鹅黄蕉叶浮杯酒,鱼鳜桃花下钓丝。
白雪如山怜鬓发,苕华似水鉴须眉。
风云花月俱多事,惟有泉声和咏诗。
诗句解析:
- 僻处逍遥自一时 - 描述诗人远离世俗纷扰,独自享受闲暇时光。“僻处”意指独居或隐居,“逍遥”则表示自在、无拘无束地生活。“自一时”可能意味着在某个时间点或一段时间内,诗人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和兴趣之中。
- 世途不复问安危 - 表达对外界事务的漠不关心。“世途”指的是世间的道路或世事的纷扰,“不复问”意味着不再关心也不去考虑。“安危”通常指的是国家或个人的安全和危险,这里可能是指政治或社会动荡,而诗人选择不去关注。
- 鹅黄蕉叶浮杯酒 - 用色彩鲜明的景象来描绘饮酒的情景。“鹅黄”是指颜色如鹅毛般的淡黄色,常用来形容初春时节的嫩绿色植物。“蕉叶”是蕉树的叶子,常在文学作品中作为背景描写。“浮杯酒”意味着将酒杯轻轻放在酒水上,让酒液随波逐流。这里的“浮”字可能是动词,意为轻放或漂浮。
- 鱼鳜桃花下钓丝 - 描述钓鱼的场景和技巧。“鱼鳜”是一种淡水鱼,常被用作钓鱼的对象。“桃花”可能是春天盛开的花朵,常在诗歌中象征美好的事物。“下钓丝”中的“钓丝”指的是钓鱼用的细长钓线。这里的“下”可能是动词,意为把钓丝投入水中进行钓鱼。
- 白雪如山怜鬓发 - 形容雪花飘落的美丽景象以及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白雪”通常指覆盖大地的雪,“如山”形容雪量巨大,堆积如山。“怜鬓发”中的“怜”是动词,意为同情或怜悯,“鬓发”指的是头发,这里可能是指年老的头发。这里的“怜”可能是形容词,意为感到怜悯或惋惜。
- 苕华似水鉴须眉 - 以苕花(一种草本植物)比喻人的容颜美丽,与水镜相映成趣。“苕华”可能是指苕花的花朵,也可能是指苕花的花语或象征意义。“似水”形容苕花的颜色和质地,可能是指它像水一样透明清澈。“鉴须眉”指的是照见面容和眉毛的工具,这里可能是指镜子。这里的“鉴”是名词,意为镜子或明镜。
- 风云花月俱多事 - 描述自然界的变化多端和复杂无常。“风云”指的是天气变化,如风和云,这里可能指天气的变化或风云变幻。“花月”则指花朵和月亮,这里可能指自然景观的变化或月光的变化。这里的“俱多事”中的“俱”是副词,意为都,强调多样性和复杂性。
- 惟有泉声和咏诗 - 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以及对诗歌创作的喜爱。“泉声”指的是泉水流动的声音,这是大自然的一部分,给人带来宁静和和谐的感觉。“和咏诗”中的“和”可能表示和谐或协调,“咏诗”则指吟诵诗歌的行为。这里的“唯有”表示唯一性和独特性,强调在众多美好事物中,只有大自然的声音和诗歌的创作是值得赞美的。
译文及注释:
我闲适地隐居于幽静的地方,独自欣赏片刻安宁;世间的风波我已不再关心,只求平安无事。我在鹅黄的蕉叶上轻轻地倒上几杯美酒,享受着微风拂过水面带来的清凉。在桃花树下,鱼儿戏水,我放下钓线,让思绪随风飘散。
白雪飘飘,宛如一座大山一般温柔地呵护着我的鬓角和头发;苕花盛开,恰似一面明亮的镜子映照出我的容颜。无论是风云变换,还是花开花落,我都心怀淡然,只愿与这清泉之声相伴,一同咏唱那些优美的诗句。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作者在隐居生活中的悠闲与自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纷扰的超脱,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自然和艺术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