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竹围一山,中有禅宫丽。
冈峦相属回,烟岚若澄霁。
山门步步高,竹林风细细。
佛殿山作阶,禅关石成砌。
万籁静清宵,钟声出林际。
入山洞壑殊,岩头露佛髻。
法锡六朝来,香烟未衰替。
遥望戴公崖,招隐踪可继。
寺前万绿深,殿后众山蔽。
一僧立云峦,人面山光翳。
日暮飞鸟归,我亦不留滞。

出鹤林寺入山得竹林寺

万竹围一山,中有禅宫丽。

冈峦相属回,烟岚若澄霁。

山门步步高,竹林风细细。

佛殿山作阶,禅关石成砌。

万籁静清宵,钟声出林际。

译文:

走出鹤林寺进入山中发现了竹林寺,

万片竹子围绕着一座山,其中有座美丽的禅宫。

冈峦相连回环,云雾缭绕仿佛晴朗的天空。

寺院的山门前层层叠叠,竹林间的清风徐徐吹来。

佛殿的台阶如同山岭一般陡峭,禅关的石阶宛如砌石一般整齐。

万籁俱寂的夜晚,钟声从山林中传来。

走进山中的山洞和山谷,岩头之上露出佛像的头髻。

六朝时寺庙传至此地,香烟依然旺盛未曾衰减。

远远望去戴公崖,寻找隐士踪迹可以延续。

寺前万绿葱茏,殿后群山遮蔽视线。

一位僧人站立在云层之上,他的面孔被山光所掩映。

太阳落山鸟儿归巢,我也决定不停留在这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山中游历竹林寺时的所见所感。开篇以“出鹤林寺入山得竹林寺”点明游踪,然后通过描绘周围环境,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接着,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禅宫的壮丽与宁静,以及周围的山水风光。诗中还巧妙地融入了历史典故,如“法锡六朝来”,既展示了寺庙的历史底蕴,又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最后,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宁静的心境,体现了禅宗思想的影响。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表现自然美景和内心感受的优秀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