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千输一粟,窃叹陆沈天地酷!
【注释】
后地震行:指地震发生。
世界大千:指宇宙广大。
输一粟:指微小如粟米。陆沉:大地被水淹没。
窃叹:私下里叹息。
【赏析】
此诗以诗人对地震现象的观察和感受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威力的赞叹以及对人类渺小的感叹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世界大千输一粟,窃叹陆沈天地酷!
【注释】
后地震行:指地震发生。
世界大千:指宇宙广大。
输一粟:指微小如粟米。陆沉:大地被水淹没。
窃叹:私下里叹息。
【赏析】
此诗以诗人对地震现象的观察和感受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威力的赞叹以及对人类渺小的感叹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诗句输出:仰首天边暮色低,征途欲尽万峰齐。 译文:仰望天际,黄昏的余晖渐渐褪去,仿佛整个世界都陷入了宁静和等待之中,似乎所有的山峰都在等待着日落的那一刻。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日落时分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征途欲尽万峰齐”也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结束的期待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诗句输出:云从南出风从北,山自东来海自西。 译文:云彩从南方升起,风吹向北方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与形式,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 第一联“商鞅死后无罪魁,今见东邦炀死灰”,意思是商鞅死后没有罪过的人成了头目,现在看到东方的隋朝灭亡就像烧掉的死灰。这里用商鞅变法比喻隋朝的暴政,把隋炀帝比作商鞅;“商鞅死后”暗指隋文帝杨坚,“无罪魁”暗指他废除了商鞅的法家思想,实行仁政;“炀死灰”指隋炀帝被杀,隋朝灭亡。这两句写出了作者对隋炀帝的批判。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感事和韵》,全诗如下: 不见苌弘碧血腥,江山离乱杜陵经。 相逢白发黄倪辈,尽是饥鸠老鹄形。 海沸三年珠屿黑,天烘一角火峰青。 涛声远远蛟龙啸,日夕楼头当哭听。 注释: 1. 不见苌弘碧血腥:苌弘,春秋时人,传说中曾以血染丝带献给周幽王。碧血,指苌弘被杀后,其血染红丝带。这句诗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叹,以及对英雄壮举的缅怀。 2. 江山离乱杜陵经:杜陵,古地名
北固山登望 江天楼阁渺茫间,天堑江城两面环。 寺内近寻梁武迹,云还远见晋王山。 象焦锁钥金陵道,京岘凭依铁瓮关。 六代犹馀驰马路,如虹石径枕波湾。 注释: 1. 诗一开头写景,描绘了北固山高耸云端的景象,以及江水环绕的壮丽景色。 2. 接下来写到在寺庙里寻找梁武帝的遗迹,又远望着晋王山,表现出诗人对历史的深深感慨。 3. 诗中还提到了“象焦”和“京岘”两座重要的地标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战争后的荒凉景象,通过描绘战争对城市的影响,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和平的向往。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第1句:惊天蓦地起兵戎,闾左繁华瞬息空。 - 注释:"惊天蓦地"形容突然,"兵戎"指战争,"闾左"指城市的东面,"繁华"指繁荣的景象。 - 赏析:这句诗描述了战争来得突然,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破坏。 第2句:喧路鹳鹅同上蔡,失家鸡犬异新丰。 - 注释:"鹳鹅"指鹳和鹅
【注释】 七言今体:七言绝句。 台湾哀词四首:台湾有“哀词”之俗,即在祭祀时唱的挽歌。此诗为其中之一。 今体:指近体的七律、七绝等。 鲁仲: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季文子。 千金:比喻价值极高。 秦:秦朝。 竟看:竟然。 时事:世事。 埃尘:尘埃。 鳌梁:大龟,古人以为能负重致远。 蜃气:海市蜃楼,海上出现的幻景。 粪壤:污秽之地。 红羊劫:佛教语,谓劫数已满,世界将毁灭。 昆冈火:指大火。 【赏析】
遇李石鹤孝廉 赋赠二首 其二 注释: 天涯不用共温存,此去文星照帝阍。 别我看花春逗路,送君渡海雪浮尊。 华亭听鹤江南地,燕市驱车蓟北门。 得意未应高步上,愿留龙尾待追攀。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通过送别友人的场景,抒发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 诗句解析: 1. 天涯不用共温存,此去文星照帝阍。 - “天涯”指远方,表达了与朋友分别的遥远和不易。 - “文星”比喻文人
《新秋即事》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秋季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诗句释义: 1. 西风瑟瑟暮云飞,远望关山路未违。 - 西风瑟瑟:形容秋风的声音,瑟瑟是指风吹树叶的声音,这里用来形容秋风的凄凉。 - 暮云飞:形容傍晚的云彩在天空中飘动。 - 远望关山:眺望远方的山峰和山脉。 - 路未违:没有迷路。 - 注释:描述了诗人站在高处,望着远方连绵不断的山脉
【注释】 感事,寄托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担忧。杨广文鸿图翁:杨广文,即杨洪,字鸿图,是唐代宗室;翁:这里指代诗人自己。“三首”:此为第二首诗。河山:指唐王朝的江山。举目:放眼。日酸辛:眼酸心悲。沧海:指大海。漫然:漫不经心。理钓缗(mín):钓鱼,引申为治理国事。杜甫:指杜甫《哀江头》中的“三吏三别”。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恨:遗憾。陶潜:东晋诗人陶渊明,曾隐居田园
注释: 七言今体台湾哀词四首 其一 风雨吹颓镇海台,江南又阅庾生哀! 乾坤欲老沈王气,山水无灵失霸才。 旸谷煽炎焚若木,尾闾沦没长蒿莱。 东望何处堪回首,万里浮云扫不开。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悼念庾信的七言诗。庾信是南北朝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他的诗歌才华横溢,被誉为“文宗”。然而,他的命运却非常悲惨,一生坎坷,晚年被迁往北方,生活十分艰难。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我们来看第一句
【注释】 1.后地震行:诗人以《易经》“震”卦的意象,来表达他对于社会动荡和国家危难的担忧。 2.甲辰:指公元1084年,是北宋神宗熙宁七年。 3.高岸为谷深为陵(lǐ):地势险峻的地方,可以形成山谷,深的地方也可以成为山陵。 4.蓬莱沉没金银阙:蓬莱山上的宫殿被毁,化为乌有。 5.城郭人民半已非:城市、城墙、人民都遭受到破坏。 6.汹汹江山空四围:山河在风雨中摇撼,四周都是废墟。
【注释】 欲排:想推开、推倒。阊阖:传说中的天门,指皇宫的南门。 天公:天上的君主,这里指上天。 沈沈:形容天门高峻深邃,不可窥探。 俯视:向下看。 罗山:山名。 斗六门:古时京城有十六扇门,每扇门都有六个门户,合为三十六门,称为“六六三十六”。 坤维:大地。 断:断绝。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此诗描写了地震发生时的紧张气氛和混乱场面。首句写诗人想要推翻皇帝
《地震行》 维岁丙午月刚卯,天柱倾颓地轴挠。星辰易位山川崩,五行二气同纷搅。日月未悬天未开,大造莽莽飞黄埃。巨灵怒劈太华来,坤舆斮破声如雷。 六鳌断足化黄能,娲皇一见心为哀!哀哉城郭阛阓为蒿莱,血肉肤躯为废骸。 高岸深谷何所有,不见人烟唯阴霾。初如大块抟抔土,神工鬼伯擂地鼓。人寰簸荡无立锥,海水翻腾有飞弩。惊心下界多游魂,转瞬九渊欲沈羽。 陷落诸罗十万家,人物邱陵尽泥沙。四海龙战玄黄血
诗句解释 1 `云山万叠君所居,中有当时旧精庐。四面桄榔杂花竹,一窗琴对一床书。` - 翻译:云雾缭绕的群山中,您所居住的地方,里面有您当年住过的精舍。四周是繁茂的槟榔树和各种花草,窗户前有琴声伴随着读书的声音。 - 注释:此句描绘了诗人对友人故居的怀念之情,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感慨。 2. `当日与君坐谈处,花发鸟啼不知曙。问字车常载酒来,寻诗客共扶筇去。` - 翻译
这是一首七绝诗,表达了诗人在世外高人的身份下对世俗生活的无奈和超然。下面逐句进行解释: 遣意漫赋:随意创作诗歌。 足下碧落凌三千,胸中云梦吞八、九。 “足下”指的是脚底下,“碧落”指的是天边,“凌三千”形容山高,意味着诗人站在高处俯瞰,脚下云海翻腾。“胸中云梦”指心中如云般飘渺的梦想,“吞八、九”形容其宏大无边。 不能富贵求神仙,惟有读「骚」痛饮酒。
【注释】遣意再赋:即“赋得送别”,是唐代诗人王勃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作于初唐时期。 世间已置六尺躯:世间已经放置了身躯。六尺:古代长度单位。 身上犹存三寸舌:指人有才学,能言善辩。三寸舌:比喻人的才能。 南溟之鹏、北海鲲:南溟的鹏和北海的鲲。南溟:南海,指南方海域。鹏:一种巨大的鸟,传说中能飞越四海。北海鲲:北海中的大鱼,也指大鱼。鲲:一种巨大的鱼,古人认为它能化成龙。 屈伸变化归一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