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都近三旬,始达熊湘境。
大云七十峰,一一纷造请。
似知我旧游,相识先引领。
肩舆蹑其巅,空阔无留影。
天酿雪气寒,云蒸石骨冷。
人烟隔溪水,绿浸松杉静。
轻篁弄风柔,宿鸟投林猛。
待上夕波亭,湖山色已暝。

【注释】

将至岳阳:即将抵达岳阳。

出都近三旬,始达熊湘境:离开京城已经近三十天,才到达洞庭湖南边熊县。

大云七十峰,一一纷造请:指岳阳楼高耸入云,有七层,层层有窗门,像许多小亭子一样,纷纷向游人请求观赏。

似知我旧游,相识先引领:好像知道我的旧游之地,就在前面领路。

肩舆蹑其巅,空阔无留影:乘轿登上高楼,登高远望,四周空旷,没有一个人影。

天酿雪气寒,云蒸石骨冷:天空中弥漫着寒冷的雪气,云彩蒸腾使山石也感到冰冷。

人烟隔溪水,绿浸松杉静:人们居住的地方隔着一条小溪,只有绿树和松柏掩映着寂静的村庄。

轻篁弄风柔,宿鸟投林猛:轻轻的竹林传来阵阵风声,鸟儿栖息在树林中,显得十分安静;但一投林则“猛”,即突然惊起。

待上夕波亭,湖山色已暝:等到了傍晚时,我登上了夕阳亭,湖光山色已是昏暗不明的时候了。

【赏析】

此诗作于公元1236年(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作者任衡州知州时,诗人从京城出发,经过近三个月的跋涉,才来到洞庭湖南边的熊县。他怀着愉悦的心情,登上岳阳楼极目四望,只见群山环绕,湖面开阔,雪峰耸立,云雾缭绕,渔舟点点,一派迷人的景色。诗人不禁赞叹不已:“似知我旧游,相识先引领。”“似知我旧游”指诗人想起自己曾经游览过的岳阳楼,“先引领”则是指岳阳楼仿佛知道作者的到来,特意引导着他来观赏美景。

首联写诗人行经三十余天,才到岳阳城下熊县,说明路途遥远。颔联写岳阳楼高入云端,巍峨壮丽,层层窗户,犹如众多小亭子一般,争奇斗巧。颈联写岳阳楼周围环境优美,登楼可以尽览湖光山色。尾联写诗人在黄昏时登上日落亭欣赏洞庭山水色。全诗描绘岳阳楼的景色之美,表现了诗人对岳阳楼的喜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