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门未见泉,泠泠已盈耳。
洗耳兼洗心,浩若无尽水。
以彼活泼机,悟兹静深理。
石阑护坛高,藤萝俯涧底。
树根托虚无,壁立忧倾圮。
天乔互撑拄,绿映须眉喜。
六月森阴寒,万籁增清美。
一杯祷山灵,住山从此始。
何处无林泉,不归吾老矣。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进入观音岩后,感受到的自然之美和内心的感悟。下面是逐句的解读和注解:
- 入门未见泉,泠泠已盈耳。
- 注释:刚刚走进观音岩,就能感受到那潺潺的流水声,仿佛泉水已经充盈了耳朵。
- 赏析:诗人通过听觉感受引入主题,表达了对观音岩自然美的直接体验,同时也暗示了内心对宁静与纯净的追求。
- 洗耳兼洗心,浩若无尽水。
- 注释:洗净了耳中的尘垢,洗涤了心中的杂念,眼前的观音岩如同无尽的清水一般浩瀚无边。
- 赏析:这里用“洗耳”和“洗心”两个意象来比喻净化心灵的过程,强调了观音岩带给人的清净和宁和。
- 以彼活泼机,悟兹静深理。
- 注释:借助观音岩生动活泼的特性,领悟到其中的静谧深远的道理。
- 赏析:这里的“活泼机”可能是指观音岩生机勃勃的景象,而“悟兹静深理”则表达了在自然中寻找到的精神寄托和哲理思考。
- 石阑护坛高,藤萝俯涧底。
- 注释:石栏杆环绕着坛台,而藤萝则垂挂在涧底。
- 赏析:描述了观音岩内部结构与植被的布局,展现了一种自然和谐的画面。
- 树根托虚无,壁立忧倾圮。
- 注释:树根深深扎根于虚空之中,岩石壁立让人担心会坍塌。
- 赏析:通过树根和岩石的形象,表达了对观音岩稳固性和坚韧不拔生命力的赞美。
- 天乔互撑拄,绿映须眉喜。
- 注释:天空的云彩与树枝相互支撑,绿色的叶子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给人们带来喜悦。
- 赏析:这里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传达出作者对大自然美好景色的喜爱。
- 六月森阴寒,万籁增清美。
- 注释:六月的山林被浓密的树荫遮蔽,使得整个环境显得更加清凉宜人,所有的声响也似乎都变得更为清晰和美妙。
- 赏析: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述,表达了对观音岩所处环境清新脱俗的感受。
- 一杯祷山灵,住山从此始。
- 注释:向山神敬一杯茶,从此决定在这里定居生活。
- 赏析:这里可能是诗人的一种象征性表达,意味着他因为观音岩的美景和修行的场所而选择了此地隐居生活。
- 何处无林泉,不归吾老矣。
- 注释:哪里不是有树木和小溪的地方?我如果不回这里养老,将是多么的遗憾啊!
- 赏析:表达了对观音岩这个地方深深的眷恋之情,以及对归隐于此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观音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心灵的净化以及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如“泉”、“水”、“树根”、“云”等,形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同时融入了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