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之望
诗句: 1. 游灵隐寺遂蹑韬光径小憩金莲池上:游览灵隐寺后,我沿着韬光的小路休息在金莲池边上。 2. 侵晨陟岩扃,莽莽深雾亘:凌晨时分,登上岩石大门,四周被浓密的云雾笼罩。 3. 冥踏身渐高,薄曦辨樵径:慢慢地向上走,薄曦中辨认出山中的樵夫小径。 4. 登顿不知遥,盘折非一磴:攀登中不知距离有多遥远,山路曲折盘旋不是一阶。 5. 丘壑堕渺茫,林木纷䒌靘:山丘山谷间一片朦胧,树木茂密纷乱交织。 6
这首诗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所作,通过对赤壁矶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当时政治腐败和变法的不满。 赤壁矶放歌 昔我黄州回,赤壁翻空天倒开。今我黄州来,石矶水落山崔嵬。 津亭船多难径渡,江风留客江边住。齐安太守为开樽,一杯满泛郢川树。 三巴五湖几案间,看尽江南江北口。度曲飞觞红日暮,使我对此开心颜。 雪堂旧是东坡宅,献酬不辨谁主客。野梅十枝五枝花,修竹千竿万竿碧。 更假双屐登虬龙,醉影戏侮冯夷宫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进入观音岩后,感受到的自然之美和内心的感悟。下面是逐句的解读和注解: 1. 入门未见泉,泠泠已盈耳。 - 注释:刚刚走进观音岩,就能感受到那潺潺的流水声,仿佛泉水已经充盈了耳朵。 - 赏析:诗人通过听觉感受引入主题,表达了对观音岩自然美的直接体验,同时也暗示了内心对宁静与纯净的追求。 2. 洗耳兼洗心,浩若无尽水。 - 注释:洗净了耳中的尘垢,洗涤了心中的杂念
【译文】 吾州建溪滩,怒石立巨浪。 浙溪杂砂碛,小波微激荡。 艑郎太章皇,操橹不敢唱。 男妇纷叫嚣,栗如赴敌状。 来船误当冲,去船急扼吭。 水石声相仇,陆行须奡荡。 当其偪仄时,篙师怒相向。 得失尺寸间,谁复知礼让。 我愿挽颓波,万斛得通畅。 来去任自然,樵风轻五两。 【注释】 縠溪:地名,在今浙江绍兴。 湍:水流湍急。 怒:形容水流汹涌。 立:屹立。 浙溪:浙江省的一条河流。 杂:交错。 砂碛
【解析】 本题考查对重点诗词的理解。此题要求考生逐句解释,并给出必要的注释。在注释的过程中,要尽量将关键词语进行阐释,如“灵隐寺”“韬光径”等。同时,赏析时要注意诗句中蕴含的思想情感、艺术风格及语言特点。 译文:游览灵隐寺,于是沿着韬光径散步小憩在金莲池上扬帆远别了山灵,后约庶可订。 赏析: 首句“游灵隐寺遂蹑韬光径”,交代了游览灵隐寺的目的地。“遂”字表明动作的连续性
望海是清代诗人祖之望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文如下: 行到东维山尽处,一痕浓黛绕登莱。 数拳小岛浮沤出,万古神渊叠浪催。 泰岱脉从辽海渡,珍珠门向日南开。 蓬壶纵有仙人住,汉武秦皇安在哉。 接下来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1. 行到东维山尽处:这句描绘了诗人在旅行过程中走到了东维山的尽头。东维山可能是指位于今天的山东省境内的一座山脉。 2. 一痕浓黛绕登莱
蓬心太守乞休,构心太平庵于鄂渚贻以洗桐之资兼诗为谢 蓬心太守,指宋代名臣张商英,他曾请求辞职,在鄂州建造太平庵。“乞休”意为请求离职,“构心太平庵”意为建造太平庵。 贻以洗桐之资,兼诗为谢 赠予他洗桐树的资财,并写一首诗表示感谢。 依韵奉酬 按照他的诗韵进行回应。 蓬心为麓台先生侄孙太常烟客之后也能诗画善饮年七十余强健如少年 蓬心是麓台先生(张商英)的侄孙,太常寺的烟客。他能诗能画
以下是对《抵黄州》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 第一联:“百八江程一日驰,蒲帆叶叶渚风吹。” - 诗句解析:描述从出发到到达黄州的旅程。 - 关键字:百八、日驰、蒲帆、叶叶、渚风。 - 第二联:“三年再作黄州客,千里来参玉版师。” - 诗句解析:表达诗人对再次回到黄州的感慨以及与当地官员的交流。 - 关键字:黄州、玉版、师。 - 第三联:“西塞鱼肥新涨落,东坡草长旧矶移。” - 诗句解析
【注释】 樯:船上的桅杆。帆:船帆。箫鼓:古代管弦乐器名。接云烟:高入云霄。堕:落。寥廓:空旷无边。峨眉山:山名,在四川省成都西。岷(mín)水:江名,即今四川岷江东流。先生:指苏轼自己。高风:高尚的道德。不可望:难以企及,比喻难以达到。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苏轼谪居黄州时的一首词。词中描绘了一幅空阔苍茫、雄奇壮丽的江山画面,借以表现作者壮志难酬、抑郁不平的心情。全诗意境宏远,气势磅礴
【注释】 过排山驿:经过排山驿。 五管:指四川的五条山。 松杉顶上行:松树和杉树的顶上。 日影倒翻飞鸟背:太阳的影子倒着映在飞翔的鸟儿的身上。 天风直挟大江声:天风吹来,好像挟带着大江的涛声。 野水多于地:野外的水比土地还要多。 蛮烟瘴雨不须惊:岭南的烟雨瘴气不用害怕。 【赏析】 此诗为诗人途经排山驿时有感而发之作。全诗意在赞美南方的山川风光,表达他对南方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联先写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