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前童失声,屋后山起立。
尤愁沙石滑,空处不置级。
斜晖初没水,行客势转急。
君看厓上树,迅羽亦不集。
飞腾如猿猱,我仆愧难及。
明星三两颗,天已逼斗笠。
石罅出一门,雷霆复相袭。
时时凉沁体,衣袂宿雨湿。
过岭望九华,凌空向予揖。

这首诗的翻译是:

度柯冲岭

屋前童失声,屋后山起立。
尤愁沙石滑,空处不置级。
斜晖初没水,行客势转急。
君看厓上树,迅羽亦不集。
飞腾如猿猱,我仆愧难及。
明星三两颗,天已逼斗笠。
石罅出一门,雷霆复相袭。
时时凉沁体,衣袂宿雨湿。
过岭望九华,凌空向予揖。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屋前童失声,屋后山起立。
    注释:这里描述了诗人走在山路上,看到屋前的小孩子们因为害怕而尖叫,而屋后的山峦则如同士兵一般挺立着。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通过对比手法,将山和人巧妙地结合起来,展现了山的高大与人的渺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2. 尤愁沙石滑,空处不置级。
    注释:最让人担忧的是沙石滑,没有地方可以放脚休息。
    赏析:这句诗进一步强调了山路的难度,沙石滑可能导致行走不稳,需要时刻注意安全。同时,“空处不置级”也反映了山路的曲折和险峻。

  3. 斜晖初没水,行客势转急。
    注释:太阳开始落山,河水在斜晖下显得更宽阔,行者的心情也变得迫切。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夕阳和流水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紧张的氛围。斜晖映照下的河水宽广而深邃,给人以无尽的遐想;而行者的心情则由最初的轻松愉快转变为迫切期待。这种转变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感受,也表达了他对即将到来的旅程的期待。

  4. 君看厓上树,迅羽亦不集。
    注释:你看看崖上的树,即使是飞翔的燕子也不会停在那里。
    赏析:这句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崖上的树木比作飞翔的燕子,突出了它们轻盈、自由的特点。同时,“亦不集”意味着这些树木不会被风吹到那里,强调了它们的独立性和坚韧性。

  5. 飞腾如猿猱,我仆愧难及。
    注释:它们飞跃跳跃的动作就像猿猴一样敏捷,而我自愧不如。
    赏析:这句诗通过比喻手法,将飞腾的鸟儿与猿猴进行比较,突出了鸟儿行动的快速和灵巧。同时,“我仆愧难及”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能力的自卑感,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

  6. 明星三两颗,天已逼斗笠。
    注释:天空中只有两三颗星星闪烁,天色已经逼近斗笠了。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夜晚星空的景象,通过数量的减少和天色的变化,营造出一种孤独、寂静的氛围。同时,“逼斗笠”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降临,也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7. 石罅出一门,雷霆复相袭。
    注释:石头缝隙中出现了一个门洞,雷电又相互袭击着。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石罅中的门洞和雷电的相互袭击,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又惊险的氛围。这种景象往往出现在山间或洞穴之中,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同时,它也揭示了自然界中能量的巨大与不稳定。

  8. 时时凉沁体,衣袂宿雨湿。
    注释:不时地清凉的风穿透身体,衣袂上沾满了宿雨的湿气。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凉风和雨水的结合,营造了一种清新而又湿润的氛围。同时,它也反映了天气的多变和季节的交替。此外,“宿雨湿”还暗示了诗人在旅途中经历了长时间的风雨,展现了他的艰辛与不易。

  9. 过岭望九华,凌空向予揖。
    注释:越过这座大山望向远处的九华山,它仿佛在空中向我招手致敬。
    赏析:最后两句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美景的向往和欣赏。他站在山顶上,远眺着连绵起伏的山脉和云雾缭绕的山峰,感受着大自然的魅力。同时,他还想象着九华山的存在,并把它视为自己的朋友或伙伴。这种形象化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激动和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