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未陟一,欲归难戒涂。
抚剑送子行,浮云亦南徂。
子有东顾心,恋此巢上乌。
予怀欲南驰,念彼浊水泸。
两地忽易居,一心安得无。
子行过岱宗,为我谨献书。
已办十两屐,愿届神所都。
俯仰六合间,灵气藉发舒。
神乎幸勿哂,东海贱丈夫。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颀所作,表达了他与缪公俨的深厚友谊和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诗中描绘了送别的情景,以及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我们看到“五岳未陟一,欲归难戒涂。”这句诗中的关键词是“五岳”,指代的是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这五座名山。而“一”则表示只有一座山峰,这里指的是泰山。诗人在告别朋友的时候,想要回去却很难离开,这是因为泰山的景色太美丽,令人留连忘返。这里的“戒涂”是指要离开的意思,表示诗人想要回到故乡,但是却不能轻易离去。
我们看到“抚剑送子行,浮云亦南徂。”这句诗中的关键词是“抚剑”和“北”。这里的关键词是“北”,表示方向是北方。诗人用抚摸剑柄的动作来表达自己的离别之情。而“浮云亦南徂”则表示浮云也向南飞去,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这里的“徂”是往的意思,表示飞向南方的意思。
我们看到“子有东顾心,恋此巢上乌。”这句诗中的关键词是“东”、“巢上”和“乌”。这里的关键词是“乌”,表示乌鸦。诗人看到朋友东张望,心中充满留恋之情,就像乌鸦依恋着巢上的树枝一样。这里的“东顾心”表示东张望的心情,而“恋此巢上乌”则表示依恋着巢上的乌鸦。
我们看到“予怀欲南驰,念彼浊水泸。”这句诗中的关键词是“南”、“泸”和“念”。这里的关键词是“南”,表示向南的意思。诗人内心向往南方,但是却不能轻易地实现这个愿望。而“念彼浊水泸”则表示想念那条浑浊的泸水,暗喻心中的迷茫和困惑。
我们看到“两地忽易居,一心安得无。”这句诗中的关键词是“二”、“居”和“安得”。这里的关键词是“安得”,表示如何能够做到的意思。诗人感叹两地突然变得容易居住,但是自己却无法做到心无旁骛。这里的“忽易居”表示突然变得容易居住,而“一心安得无”则表示怎样才能够做到心无旁骛。
我们看到“子行过岱宗,为我谨献书。”这句诗中的关键词是“子行”、“过岱宗”和“献书”。这里的关键词是“献书”,表示送上书信。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希望朋友在经过泰山时为他送上书信的愿望。这里的“过岱宗”表示经过泰山,而“谨献书”则表示恭敬地送上书信。
我们看到“已办十两屐,愿届神所都。”这句诗中的关键词是“十两”、“屐”和“届神所都”。这里的关键词是“届神所都”,表示到达神灵居住的地方。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希望朋友在他到达神灵居住的地方时能够收到信物——十两屐的寓意。这里的“已办十两屐”表示已经准备好了十两的鞋子作为礼物,而“愿届神所都”则表示希望朋友能够收到这个礼物并把它带到神灵居住的地方。
我们看到“俯仰六合间,灵气藉发舒。”这句诗中的关键词是“俯仰”、“六合”和“灵气”。这里的关键词是“灵气”,表示神奇的力量。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这里的“俯仰六合间”表示抬头和低头之间,而“灵气藉发舒”则表示神奇的力量在其中得到释放和展现。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用细腻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将送别的场景刻画得淋漓尽致,使人仿佛置身于送别的现场之中。同时,诗人还通过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