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垓之内,人同蛾多。
不自僇力,资生则那。
东邻歌钟,北寺击鼓。
严霜入门,响亦凄楚。
人以为欢,我以为苦。
欲贻子金,我不为盗。
宦而巧取,较盗尤暴。
凿楹有蠹,穿径有萤。
益人神知,照我汗青。
疗贫之术,不出户庭。
【注释】
1、戒子:教育儿子的话。
2、蛾:指飞蛾。
3、僇力:努力。
4、资生:谋生,求生存。
5、东邻歌钟:指邻居家敲锣打鼓庆贺生日或节日。
6、北寺击鼓:指南北方寺庙中敲鼓。
7、严霜:指严寒的霜。
8、娱心:令人快乐。
9、苦:使人痛苦。
10、贻(yí):赠。
11、宦(huàn):为官,做官。
12、巧取:投机取巧。
13、较:比,与…相比。
14、凿楹(qióng)有蠹(dù):在门上凿出洞来蛀木虫。
15、萤:一种小虫,形似蚕。
16、益:增加。
17、汗青:指历史,这里指史书。
18、贫:贫穷。
【赏析】
本诗是一首寓言诗,作者借对儿子的教育,批评了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如不劳而获的人,贪得无厌的人等,同时告诫人们要勤奋劳动,不要懒惰,不要贪婪。
第一句,“九垓之内,人同蛾多”,意思是说,整个天下的人民都和飞蛾一样,都是被剥削的对象。“九垓之内”,泛指整个天下;“蛾”,即飞蛾,这里比喻剥削者。这句用夸张的表现手法,揭露了当时社会的现实。
第二句,“不自戮力,资生则那”,意思是说,那些不劳而获的人,只会剥削别人,自己却过着舒适的生活。“不自勠力”指不辛勤劳动;“资生”指剥削别人的劳动成果;“则那”指这样过得很舒服。这两句指出了剥削者的本质特征:只知剥削别人,而不知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
第三句,“东邻歌钟,北寺击鼓”,意思是说,邻居家的邻居家正在庆祝生日或节日。“歌钟”指奏乐唱歌;“击鼓”指敲锣打鼓。这两句通过描写邻居家欢庆的场景,衬托出自己生活的孤独和寂寞。
第四句,“严霜入门,响亦凄楚”,意思是说,外面寒风凛冽,大雪纷飞,但是家里却很温暖舒适。“严霜”是指严寒的霜;“门”指家门;“响”指室内的声音。这两句通过对家庭冷暖的对比,突出了自己受剥削的悲惨处境。
第五到八句,“人以为欢,我以为苦”,意思是说,别人认为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但我觉得这是件痛苦的事。这四句进一步揭露了社会的黑暗现实。最后两句“欲贻子金,我不为盗;宦而巧取,较盗尤暴”,意思是说,如果我想给你留下一点财产的话,我是不会去做偷盗的事情;但如果为了谋取私利而去巧取豪夺的话,比起偷盗来说,其罪恶更加严重。这两句是诗人对儿子的劝诫,希望他不要贪图不义之财,不要为了个人利益而出卖自己的良心。
整首诗通过寓言的形式,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现实,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以及对剥削者的憎恶。同时,诗人也通过这首诗,抒发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人生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