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生狂耶,稽生傲耶。先生何人,泠泠啸耶。咸熙魏耶,咸宁晋耶。
先生何人,冥冥隐耶。
【注释】
阮生:指阮咸。稽生:指稽康。冥冥隐耶:形容其人深沉不露。
【赏析】
《苏门啸》是东晋诗人陶渊明在《饮酒》诗组中的第四十二首。此诗以四组问答的形式,表现了对嵇康、阮籍狂放不羁、傲世嫉俗的人格精神的赞赏和颂美。
“阮生狂耶,稽生傲耶。”开头二句用诘问的语气,点明阮咸、稽康的为人。阮咸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嵇康的朋友;稽康,字康期,谯国(今安徽亳州)人,与嵇康齐名,为竹林七贤之一。他们都是魏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和思想家。嵇康与阮咸交游密切,两人性格相似,志趣相投。嵇康崇尚老庄之学,追求自然清高的生活情趣,而阮咸也崇尚老庄,追求自然的性情。因此,嵇康常称阮咸为“狂”或“痴”,而阮咸则说:“嵇叔夜卓尔不群,吾方与之为忘形之友。”从这首诗看来,嵇康与阮咸都崇尚自然,追求个性解放,因而被世人视为狂士。
“先生何人,泠泠啸耶?”接着诗人又发问,要听先生讲讲自己是怎样的人,为何要发出如此的啸声。这里诗人以“先生”自指,表明他与阮、稽一样,也是崇尚老庄之学的。嵇康曾说:“吾党狂士焉知非狂?”(《答难养生论》)阮籍也曾说:“吾兄语加(汝)至佳,复欲求之耳!”(《与山巨源绝交书》)嵇、阮都是狂士,他们不仅崇尚老庄,而且行为狂放。《晋书·阮籍传》载,阮籍“性嗜酒能散歌,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晋书·嵇康传》载,嵇康“喜音乐,能属音”。他们都爱喝酒,喜弹琴,且有很高的艺术修养,所以“啸”的声音很好听。“泠泠”是形容声音清脆、悦耳的词语。
“咸熙魏耶,咸宁晋耶。”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慨之言。“咸熙”,指西晋惠帝时政局相对稳定,社会比较安定。“咸宁”,指西晋武帝时政治清明,社会安定。这两句的意思是:你究竟是生活在魏朝的盛世呢,还是在晋朝的太平盛世?
“先生何人,冥冥隐耶。”这四句是对前四句的具体回答。“冥冥”,指深不可测。“冥冥隐耶”,意为深藏不露。这两句的意思是:先生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是像魏晋时期的隐士一样,沉潜于山水之中吗?还是像汉代的董仲舒那样,隐居不出,埋头钻研学问?
【译文】
我问你啊,阮君狂放吗?我问你啊,稽君骄傲吗?先生是谁呢?先生是清高之人吧?先生是清高之人吧?
先生是清高之人吧?先生是清高之人吧?
【解析】
此诗通过对话形式表现了作者对嵇康、阮籍的敬仰之情。嵇康、阮籍是魏晋之际的著名文学家、哲学家。他们反对礼教束缚,崇尚道家思想,提倡自然无为的生活方式。他们蔑视功名利禄和世俗权贵,以“越名教而任自然”著称于世。他们的言行举止往往超出世俗规范,表现出不拘小节、率性而为的精神风貌。因此,他们被后人称为“竹林七贤”。
此诗以对话的形式展开,表达了作者对嵇康、阮籍的崇敬之情。这种形式既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又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两位文学家的思想风貌。
这首诗以“先生”自指,表明作者与嵇、阮一样,都是崇尚老庄、追求自然的人。这种自谦的说法既表现了作者的谦逊品质,又展示了他的高尚情操。其次,这首诗通过对嵇、阮的询问和回答,展现了他们对自然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这种表达方式既生动形象,又富有哲理意味,让人深思。最后,这首诗通过对嵇、阮的赞美和歌颂,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崇敬之情。这种表达方式既简洁明了,又感人肺腑,让人感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