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精中烬赤帝死。祖龙西来作天子。大开明堂锡弓矢。
谋臣谁,裴与王。股肱谁,荀与羊。金符玉册何琅琅。
策勋第一推平阳。当时曾杀高贵乡。
社稷勋
炎精中烬赤帝死。祖龙西来作天子。大开明堂锡弓矢。
谋臣谁,裴与王。股肱谁,荀与羊。金符玉册何琅琅。
策勋第一推平阳。当时曾杀高贵乡。
【注释】:
- 社稷:指国家。
- 炎精:太阳。
- 中烬:燃烧。
- 赤帝:即皇帝。
- 祖龙:指秦始皇。
- 西来:从西边来。
- 大开明堂:修建宏大的明堂。
- 锡弓矢:赐给弓箭。
- 谋臣:指辅佐帝王的智谋大臣。
- 裴(péi):指裴矩。
- 王:指王世充。
- 股肱:指大臣。
- 荀(sūn)羊:指李德林。
- 金符玉册:指代皇帝的玺信和文书。
- 策勋第一:指功勋最高。
- 平阳:人名,可能是指裴矩。
- 贵乡:人名,可能是王世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秦末汉初的历史变迁,以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画面,展现了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
首句“炎精中烬赤帝死”,描述了天火烧毁皇宫的情景,象征了秦朝灭亡。接着,“祖龙西来作天子”则直接指出了秦始皇的到来,成为了新的皇帝,开启了新的历史篇章。
第二句“大开明堂锡弓矢”,描述了明堂的壮丽,以及赐予弓箭的命令,表明了统一和秩序的建立。
第三句到第六句,诗人通过列举裴、王、荀、羊等人物,描绘出了辅佐秦皇的智者和大臣们,以及他们的忠诚和贡献。其中,裴矩、王世充、李德林等人的名字,都代表了当时的政治人物。
最后两句“策勋第一推平阳,当时曾杀高贵乡”,则是对前六句的总结,强调了裴矩、王世充等功臣的贡献,以及他们曾经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丰富,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展现了那个时代的政治斗争和英雄人物的形象。同时,诗人也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