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公碑,碑书功,高岸为谷谷作陵。羊公碑,碑堕泪,茫茫泪枯碑不碎。
碑不碎,由民心。君不见古来贤达皆争名,羊公碑后碑俱泯。
此碑非金亦非石,碑之崇,崇以德。

【注释】:

岘山碑:指杜公碑。杜公即唐代著名诗人杜甫,他的诗作被后人刻在岘山的石碑上。

功:功绩

高岸为谷:比喻人的智慧能使高山变为平地。

谷作陵:把山谷变成陵墓。

羊公碑:指羊祜的碑。羊祜是东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死后,百姓为他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他的名字和他为官时的一些事迹。后来,这块石碑因年久失修而倒塌,人们用泥土重新堆砌而成。“堕泪”暗指羊祜的政绩使百姓受益。

茫茫:形容无边无际。

碑不碎:意思是说羊公碑虽已破碎,但其价值和意义却永存。

君不见古来贤达皆争名: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古往今来那些有才华的人都是争名夺利的人,他们为了名利不惜一切代价。

争名:争夺名声。

皆:都。

君不见:是说“你(作者)看”,是反问的语气。

羊公碑后碑俱泯:羊公碑倒下以后,其他的碑也随之消失,没有人再提它的名字。这里的“碑”泛指其他的一切事物。

非金亦非石:这里用来形容羊公碑的价值并不在于它的材质,而在于它所承载的功德。

崇以德:推崇的是德行。崇,尊崇;以,因为;德,品德、道德。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襄阳羊公碑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借羊公碑的传说故事,反映了当时社会风气的变化和人们对道德品质的重视。

首句“杜公碑,碑书功,高岸为谷谷作陵。”通过赞美杜甫的功绩,表达了对历史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高岸为谷”比喻人的智慧能使高山变为平地,寓意着人的德行能够改变世界,使社会环境变得更加美好。

第二句“羊公碑,碑堕泪,茫茫泪枯碑不碎。”“堕泪”暗指羊祜的政绩使百姓受益,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羊公碑的怀念之情。“茫茫”一词形容无边无际,寓意着羊公碑虽已消逝,但其影响力却永远存在。

第三句“碑不碎,由民心。君不见古来贤达皆争名,羊公碑后碑俱泯。”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羊公碑虽已破碎,但其价值和意义却永存。这是因为百姓的心声和民意决定了一个事物的价值。历史上那些有才华的人都是争名夺利的人,他们为了名利不惜一切代价,但只有真正为人民着想,才能得到民心。

末句“此碑非金亦非石,碑之崇,崇以德。”通过赞美羊公碑的价值并不在于它的材质,而在于它所承载的功德,表达了作者对道德品质的重视。同时,也强调了一个人的品行决定着他的价值和地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