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城北来城西,正中日影已渐低。
琴川七道响如箭,日月湖好分东西。
言游虞仲两高卧,冢柏高与浮云齐。
何应尚父亦来此,世去已远愁无稽。
东旺里接太伯冢,一县已判东西姬。
澹台南游亦曾到,吾道东亦嗟宣尼。
奔车我已愧伯夷,抚剑切莫谈要离。
千年遗事若转瞬,海色黯惨山低迷。
人行深竹苦寥寂,怪鹊飞上山坡啼。

【注释】

自城北登虞山晚,城西始抵:我自从城的北面登上虞山,到傍晚才到达城西。

琴川七道响如箭,日月湖好分东西:琴川(即琴溪)七条水道像箭一样地奔流,日月湖就像天地被分割开。

言游虞仲两高卧:虞仲,春秋时鲁国贤人,相传死后葬于虞山之阳,故称虞仲墓。

冢柏高与浮云齐:墓旁的柏树高达天外,与白云相齐。

何应尚父亦来此,世去已远愁无稽:何应峰,唐代诗人。他也曾来到虞山,可是现在世事已变,他早已离开人世了,我们只能空发愁思,无从查考。

东旺里接太伯冢,一县已判东西姬:东旺里是太伯的墓地,一县之内,东西各有一个太伯庙。

澹台、宁戚曾到过:澹台灭明,字子羽,春秋时鲁国人,为鲁大夫孟献子弟子,曾游历虞山一带;宁戚,春秋时卫国人,以卖饭为生,后为商朝乐官,《史记·刺客列传》说他曾在虞山附近投宿过。

吾道东亦嗟宣尼:孔子曾说:“文王操行仁义,武王操行文武。”孔子在虞山上讲学时,曾感叹文王、武王的仁德和文治武功。

奔车我已愧伯夷,抚剑切莫谈要离:伯夷,孤竹君之子,因不食周粟而饿死首阳山,见《史记·伯夷列传》。要离,春秋时吴国人,为刺杀庆忌而受刑。

千年遗事若转瞬,海色黯惨山低迷:虞山有千余年的历史,但转眼之间便成陈迹,沧海也变成了一片死灰,山岭也显得低矮无力。

人行深竹苦寥寂,怪鹊飞上山坡啼:竹林深处行人稀少,只有几只喜鹊飞上山坡,发出凄厉的叫声。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杨慎游览虞山后所写。杨慎(1488—1559),字升庵,号逸史、博南山人等,明代著名文学家,曾任翰林院修撰、经筵讲官、礼部右谕祭、掌詹事府事等职。他学识渊博,才情卓绝,著有《升庵集》三十卷及《升庵外集》、《词史》、《丹铅录》、《艺林伐》、《紫芝堂笔记》等著作传世。他一生仕途坎坷,晚年因得罪严嵩父子而谪戍云南永昌卫(今云南保山市)。在边地度过了22个年头后,终因触怒权贵而被贬放四川马边卫。公元1559年,杨慎因“大礼议”事件下狱论死,不久死于狱中。杨慎一生坎坷不平,却能以旷达胸怀对待挫折,其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抒发人生感慨。他的山水田园诗多表现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虞山行》就是一首描绘虞山秀美风光之作。

首联“自城北登虞山晚,城西始抵”,写诗人登山所见。诗人从城市的北部登虞山,至傍晚时分才抵达虞山的西部尽头。这一过程既展示了虞山的自然风貌,又暗示了作者行程的艰难。次联“琴川七道响如箭,日月湖好分东西”,点出虞山的地理特征。虞山南面的琴川(即琴溪)七条水流如同利箭一般奔腾而去,而北面的日月湖则宛如天地被劈开般地分为东西两部分。这一景观不仅形象地描绘了虞山地势的险峻和秀丽,而且通过琴川和日月湖这两个自然物象的对比映衬,展现了虞山的雄奇之美。第三联“言游虞仲两高卧,冢柏高与浮云齐”,写虞仲墓及其周边景物。虞仲是春秋时鲁国的贤人,据说死后葬于虞山之阳。如今,墓旁的柏树高耸入云,与天上飘动的白云相齐。这一句通过对虞仲墓及其周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其业绩的缅怀。第四联“何应尚父亦来此,世去已远愁无稽”,借古讽今,抒发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叹。何应峰、尚父都是春秋时期的名臣良将,他们的事迹和品德值得后人学习和怀念。然而,由于世事已经发生巨大变化,他们的身影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留下的只有无尽的遗憾和思念。第五联“东旺里接太伯冢,一县已判东西姬”,进一步描绘了虞山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变迁。东旺里是太伯的墓地所在地,整个县城也因此分为东西两个部分。这一景象既展示了虞山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底蕴,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分裂和动荡局面。第六联“澹台南游亦曾到,吾道东亦嗟宣尼”,通过回忆自己的游览经历,表达了对孔子的敬仰之情。澹台灭明曾经游历过这个地方,而孔子也是在这里讲学。诗人以此表达自己对孔子思想的敬仰和追求。尾联“奔车我已愧伯夷,抚剑切莫谈要离”,以自我警醒的方式表达了对名利看淡的思想。伯夷是古代著名的忠义之士,他为了坚守道义而拒绝吃周粟而饿死在首阳山上;要离则是春秋时期吴国的名将,他为了刺杀庆忌而甘愿受刑。诗人借用这两位历史人物的故事,表明了自己对功名利禄看得很淡,更看重内心的平和与宁静。全诗通过对虞山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同时,诗人还通过抒发个人情感和表达思想观点的方式,传递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理想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