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石,寒山顶。余者谁,比蛙黾。蛙声蚓声犹可识,邢家魏家工作贼。
【注释】
寒山石:指砚。邢:姓,即邢邵;魏:姓,即魏晋。工作贼:指用墨汁在砚上写字的工匠。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石”为题,写一砚之形、质、色和用途,而以人代物,托物言志,表现了作者对砚的喜爱和珍惜之情。首句点明砚是一块寒山石,接着写砚的形状,最后写砚的功用。此诗语言简练质朴,但含蓄蕴藉,富有情趣。
第一二句说:“一片石,寒山顶。”意思是这砚台是寒山的一块石子,就放在山顶上。寒山在今浙江新昌县境内。这里用夸张的手法把砚台比作山,写出它孤傲不群的特点。
第三四句说:“余者谁?比蛙黾。”意思是:还有谁呢?只能和青蛙、蚯蚓相比拟。青蛙、蚯蚓都是没有骨气的生物,它们靠吃泥土生活,常常被人所厌恶。诗人在这里以青蛙和蚯蚓来比喻那些靠剥削劳动人民生存、为害人间的恶棍。
五六句说:“蛙声蚓声犹可识,邢家魏家工作贼。”意思是:青蛙、蚯蚓发出的声音还容易听出,那帮邢、魏两姓的剥削者却像贼一样,干起坏事来真是心狠手辣。
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却含义丰富,表达了作者鄙视剥削者的情怀和憎恶剥削者的愤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