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邻氛正恶,庙堂事倥偬。
我适登君堂,独居心有恫。
太息事至此,国是尚昏霿。
一战将不国,祸变由斯种。
我闻疑信参,君言果亿中。
岂料庚子夏,畿辅暴徒哄。
咄咄密勿臣,乃为市井哄。
杀掠遍衢阓,横流如决壅。
君守朝阳门,匹马力制控。
鸱叫昼日昏,麇聚凶徒众。
乱刃随交下,须臾毕酷痛。
白骨荡灰尘,碧血滴乳湩。
次日我闻知,痴立若呓梦。
犹忆十日前,过我食角粽。
哭君不成声,赙君不能赗。
妻孥仓皇避,凛凛覆巢恐。
书史付一炬,遗稿莫甄综。
钞存我亦失,慵放亟自讼。
我时三上书,不得采菲葑。
京华随之覆,䝟貐谁始纵。
公卿不解事,安能责愚蠢。
良人身尽歼,恩恤徒颁赣。
我长君两年,后死其犹瞢。
匪仅抒私悼,兼为千古恸。

东邻氛正恶,庙堂事倥偬。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是:“东邻氛正恶,庙堂事倥偬。”这里的“东邻”指的是诗中的主人公所处的国家或地区的东邻。这个“氛”字通常用来形容某种不祥的氛围或情况。而“恶”则表示这种氛围或情况是负面的、有害的。因此,“东邻氛正恶”可以理解为这个国家的周边环境或邻国的情况正在变得越来越恶劣。

“庙堂事倥偬”则是说在朝廷中事务繁忙、混乱不堪。这里“庙堂”通常指的是古代帝王处理国政的地方,也就是皇帝和大臣们聚集讨论国家大事的场所。“倥偬”一词用来形容事情繁杂、忙碌,没有片刻的安宁。所以,“庙堂事倥偬”可以理解为国家的政务繁忙,需要大臣们时刻保持警惕,处理各种事务。

我适登君堂,独居心有恫。

紧接着的这四句诗表达了诗人在登门拜访时的心情和所见所闻。“我适登君堂”是指诗人自己登上了对方的府邸或官宅的门楼。这句诗传达了一种庄重、正式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对这次拜访的重视程度。

“独居心有恫”则描述了诗人独自在房间里时的心境。这里的“恫”是指内心的忧虑或担忧。诗人独自一人,心中充满了不安和担忧。他可能担心自己的到来会给对方带来麻烦,或者担心自己的行为会引发不必要的冲突。

太息事至此,国是尚昏霿。

接下来的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忧虑之情。“太息事至此”是指诗人感叹当前的局势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这里的“太息”是指叹息、哀伤的意思。诗人通过叹息来表达他对当前形势的担忧和不满。

“国是尚昏霿”则是说国家的前途看起来非常模糊、混沌。这里的“昏霿”是指昏暗、不明。诗人用这个词来形容国家的形势,意味着国家的未来发展似乎缺乏明确的指导和方向,让人感到迷茫和不安。

一战将不国,祸变由斯种。

这两句诗承接上文,描述了由于当前的局势,国家很可能会陷入困境甚至灭亡的境地。“一战将不国”是指如果发生战争,国家可能会失去独立和主权。这里的“国”指的是国家,“不国”则是形容国家失去了独立和自主的能力。“祸变由斯种”则是指这种糟糕的局面是由当前的局势所导致的。这里“祸变”指的是灾难性的事件或变化,“斯种”是代指这种糟糕的局面。

我闻疑信参,君言果亿中。

接着的四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对方话语的认可和信任。“我闻疑信参”是指诗人听到对方的陈述后,开始产生了怀疑和不信任的情绪。这里的“参”可以理解为多种可能性,表示诗人对对方的话持怀疑态度。“君言果亿中”则是说经过思考和分析后,诗人认为对方的话语是有一定道理的。这里的“果”表示确实如此,“亿中”则是形容对方的话语非常有道理,完全符合实际情况。

岂料庚子夏,畿辅暴徒哄。

最后两句诗突然转换了话题,描述了京城一带的混乱场面。“庚子夏”是指庚子年的夏季,也就是1900年的夏季。“畿辅暴徒哄”则是形容当时的京城地区出现了大量的暴乱分子。这里的“暴乱分子”通常指那些从事非法活动的人,他们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地破坏社会秩序。

咄咄密勿臣,乃为市井哄。

紧接而来的四句诗继续描绘了京城地区的混乱场景。“咄咄密勿臣”是指当时的官员们因为政治斗争而变得非常狡猾、阴险,他们试图隐瞒真相、掩盖罪行,以达到自身的目的。这里的“密勿”可以理解为谨慎小心的意思,“臣”则是指官员。

杀掠遍衢阓,横流如决壅。

这两句诗描述了京城地区发生的暴力事件对商业街区的影响。“杀掠遍衢阓”是指暴力事件导致商业街区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到处都弥漫着血腥味。这里的“衢阓”指的是商业街区,“杀掠遍”则强调了破坏的严重程度。

“横流如决壅”则是说这种暴力事件如同洪水一样泛滥成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和影响。这里的“决壅”可以理解为决口、堵塞被冲开,表示这种暴力事件对社会秩序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君守朝阳门,匹马力制控。

接下来的四句诗描述了当时守卫城门的官员如何应对暴力事件的。“君守朝阳门”是指当时的守卫城门的官员仍然坚守岗位,负责指挥整个防线。这里的“朝阳门”指的是京城的城门之一,位于市中心的位置。

“匹马力制控”则是形容这位官员骑着马亲自指挥作战,试图控制局面并保护百姓。这里的“匹马力制控”可以理解为依靠马匹的力量来抵御敌人的进攻并控制局势。

鸱叫昼日昏,麇聚凶徒众。

这两句诗继续描绘了京城地区暴力事件的激烈程度。“鸱叫昼日昏”是指在白天的时候,乌鸦的叫声让整个城市都显得阴暗无光。这里的“鸱”是指一种鸟的名称,通常用来比喻凶残或残忍的行为。

“麇聚凶徒众”则是形容当时聚集了大量凶残之徒。这里的“麇”可以理解为密集、众多的意思,“凶徒众”则是指凶残之徒的数量众多。

乱刃随交下,须臾毕酷痛。

接下来的四句诗描述暴力事件中人们的惨状。“乱刃随交下”是指随着战斗的发展,人们纷纷拿起武器互相厮杀。这里的“乱刃”可以理解为混乱的武器或刀剑,“随交下”则表示人们手持刀剑四处奔逃的情景。

“须臾毕酷痛”则是形容这些战斗很快就结束了,人们在短暂的时间内就遭受了极度的痛苦和折磨。这里的“须臾”可以理解为短暂的意思,“毕酷痛”则强调了战斗结束得非常迅速且残酷。

白骨荡灰尘,碧血滴乳湩。

这两句诗描绘了战场上的惨烈景象。“白骨荡灰尘”是指战场上到处都是死尸和白骨,它们被风吹起,扬起一片灰尘覆盖了整个战场。这里的“白骨”可以理解为死者的身体骨骼,“荡灰尘”则表示这些白骨被风吹得四处飞扬。

“碧血滴乳湩”则是形容战场上流淌的血水如同乳汁一样珍贵,但却被无情地浪费掉。这里的“碧血”可以理解为鲜血的颜色,“滴乳湩”则是指鲜血滴落在地面上形成了像牛奶一样的液体状物。

次日我闻知,痴立若呓梦。

接下来的四句诗描述了诗人得知这一消息后的反应。“次日我闻知”是指第二天,诗人得知了这个消息。“痴立若呓梦”则是形容诗人在听到这个消息后感到非常震惊和难以置信,仿佛置身于一场梦境之中。这里的“痴立”可以理解为站立发呆的样子,“若呓梦”则表示诗人的状态就像是在梦中一样恍惚而迷离。

犹忆十日前,过我食角粽。
赏析:诗人回忆起十天前与友人一起度过的日子,那时他们共同享受美食的乐趣,其中包粽子是一种常见的食物。然而如今,当诗人再次听到这个消息时,却感到如此震惊和悲痛,仿佛置身于一场噩梦之中。这种对比强烈的情感使得诗歌更加深刻和感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