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俗殊方竟未厌,忽教放索转丹襜。
天南水起山穷处,琅峤云从马首瞻。

【解析】

本题考核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求学生在读懂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诗意,然后把握诗歌的主要表现手法。此诗首联“问俗殊方竟未厌,忽教放索转丹襜”,意思是问世俗之人是否已满足?忽而教我放掉绳索转动车篷转向南行。颈联“天南水起山穷处,琅峤云从马首瞻”的意思是说天边南方的江水奔腾,山穷水尽的地方有琅峤山,云雾缭绕着马首,远眺着远方。这两句是写景,通过写景来衬托出诗人对祖国的思念之情。最后尾联“天南水起山穷处,琅峤云从马首瞻”的意思是说天边的江水奔腾,山势险恶的地方有琅峤山,云雾环绕着马首,远望天边。这两句也是以写景来衬托出诗人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答案】

译文:

问民俗的人是否已经满足?忽然命令我放开绳索转动车篷转向南方。

天南的江水开始奔腾澎湃,山势险绝的地方有琅峤山,云雾缭绕着马首,远远地眺望着天边的景物。(注释:天南:指台湾)赏析:

全诗四句八韵,前二句写舟师问俗人是否已满足,忽命放索转向南方。后二句写舟师乘船驶至天南,见江水奔腾,山势险要之处有琅峤山,云雾缭绕,遥望着远方。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