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旅谁知扼紫荆,蜩螗聒耳至纷争。
腹书竞伏狐鸣火,手蔗频惊鹤唳兵。
直待临危思剪牧,可应先事戮韩彭。
石头袁粲真堪惜,自坏边关万里城。
诗句:一旅谁知扼紫荆,蜩螗聒耳至纷争。
译文:一支军队竟然能够扼守紫荆关,让蝉鸣声此起彼伏,争斗不已。
关键词解释:
- 紫荆:紫荆树的别称,常绿灌木或小乔木,花紫色,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 蜩螗聒耳:指蝉鸣声嘈杂,形容声音大得让人无法忍受。
- 纷争:指争斗,纷乱。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形象的语言,将紫荆关之战的紧张氛围和战争的残酷展现得淋漓尽致。首句“一旅谁知扼紫荆”,诗人用“一旅”形容军队数量少,而“谁知”则表达了对这支军队实力的怀疑。紫荆关作为战场,其战略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这里却被一支弱小的军队占据,这种反差让人不禁产生疑问:这支军队是如何做到的呢?接着,“蜩螗聒耳正纷争”一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紫荆关内外的紧张局势,蝉鸣声不断,仿佛在为争夺控制权而争斗不休,这既体现了战事的激烈,也暗示了内部的矛盾和冲突。最后两句“直待临危思剪牧,可应先事戮韩彭?”则是诗人对未来的一种展望和担忧。这里的“剪牧”可以理解为整顿军纪,加强管理;而“先事戮韩彭”则是指事先除掉对手,确保胜利。整首诗不仅描绘了战况,还透露出诗人对战局的深刻理解和对和平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