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阴穷壑盼阳春,骇浪危樯绝海滨。
可惜无如虚往日,难堪最是冷观人。
石衔精卫知何济,牖降真龙讶不伦。
君尚喜谈天下事,未教吾道竟长湮。

寄和方和斋感事二首

元阴穷壑盼阳春,骇浪危樯绝海滨。

可惜无如虚往日,难堪最是冷观人。

石衔精卫知何济,牖降真龙讶不伦。

君尚喜谈天下事,未教吾道竟长湮。

注释:

  1. 元阴:指深秋,也暗指秋天的阴气。穷壑:指深深的山沟,比喻处境艰难。盼阳春:期待春天的到来。
  2. 骇浪:惊涛骇浪,形容海面上的波浪汹涌澎湃。危樯:高悬在船头或船尾的桅杆,比喻处境危险。绝海滨:消失在海边,比喻陷入困境或消失。
  3. 可惜:可惜的是过去的事情已经无法挽回。虚日:虚度光阴的日子,指过去的光阴已经逝去,无法再回。
  4. 难堪:忍受不了,难以承受。冷观人:冷漠地看待别人,比喻对待他人的态度冷漠无情。
  5. 石衔:石头上刻着的鸟兽等图案,这里指石雕中的图案。精卫:古代神话中的一种神鸟,据说是炎帝的小女儿,死后化为鸟,常在山上或河边叼树枝来填海防风。这里用来比喻坚持自己的信念。
  6. 牖降:从窗户下降,比喻有志之士得到重用。真龙:真正的龙,比喻才能出众的人。讶不伦:惊讶不已,认为不合常理。
  7. 君还:你仍然喜欢谈论天下的事情。君:对别人的尊称,这里指作者的朋友。
  8. 未教:不让……受到损害,指不会使……遭到埋没。吾道:我的学说,这里指自己的主张。竟:最终。长湮:永远被埋没,不被世人所理解、接受。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寄给朋友方和斋的一首咏史怀古诗。诗人通过对比古今的变化,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第一句“元阴穷壑盼阳春”描绘了诗人所处的深秋时节,他期待着春天的到来,希望能够看到春天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他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然而,现实却是“骇浪危樯绝海滨”,意味着他的处境十分艰难,如同大海中的船只一样,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和挑战。
    第二句“可惜无如虚往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时光的无奈和惋惜之情。他感到遗憾的是,曾经的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无法再追回了。这既反映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体现了他对现实的无奈和无力感。
    第三句“难堪最是冷观人”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挣扎。他感到难以忍受的是,自己面对他人时总是保持一种冷漠的态度。这种态度可能源于他对自己的不满和自卑,也可能是因为他对于他人的不信任和不理解。
    第四句“石衔精卫知何济”运用了典故“精卫填海”,意在表达诗人对于自己信念的坚持和执着。他坚信只要自己努力,就能够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理想。然而,他也深知这种坚持可能会被视为不合常理甚至疯狂,因此他感到有些无助和困惑。
    第五句“牖降真龙讶不伦”则是诗人对自己能力的自信以及对他人的质疑。他认为自己就像真的龙一样,有非凡的才能和能力,应该得到重用和认可。然而,他却遭到了他人的质疑和误解,这让诗人感到有些尴尬和不安。
    最后一句“君尚喜谈天下事”则是诗人对朋友的劝勉和鼓励。他告诉朋友,虽然他自己可能无法改变现实,但至少他还有机会谈论天下大事,为社会做出贡献。同时,这也是对朋友的一种安慰和支持,鼓励他不要放弃自己的追求和理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变迁的描写和个人经历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个人命运的关注和关切。它既有对过去的回忆和留恋,也有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既有对现实的无奈和挣扎,也有对自己的信念和执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