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门常听寺楼钟,近局芳时偶涉纵。
雨蕊烟梢如掩抑,佛香梵呗与从容。
朋游代谢一尊酒,世事生枯百岁松。
幻取花枝归坐对,故应怀抱向人慵。

【注释】

集法源寺看丁香:即在法源寺观赏丁香花。丁香,木犀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花有紫色、黄色、白色,果实可入药。

示右衡惺樵两同年:指作者的好友右衡惺樵和左衡清两兄弟。右衡惺樵(1637-1705),字子美,一字东山,号石湖居士,江苏吴县人。康熙五十一年举进士,授编修,历官至福建巡抚;左衡清(1632-1689),字子明,号石田,江苏无锡人。康熙三十二年中进士,授编修,历官至礼部尚书。

雨中集法源寺看丁香示右衡惺樵两同年:雨中聚集在法源寺欣赏丁香花。示,给……看。右衡惺樵和左衡清两位朋友。

闭门常听寺楼钟,近局芳时偶涉纵:关上房门,常听寺院楼上的钟声。近局,接近。芳时,美好的时光。偶涉纵,偶尔放纵一下。

雨蕊烟梢如掩抑,佛香梵呗与从容:雨中的花蕊、烟柳被雨雾笼罩着,显得低垂而含羞。佛家的香烟、梵音和诵经声都很平和安详。

朋游代谢一尊酒,世事生枯百岁松:朋友们相聚欢饮,轮流敬酒,但世事无常,人生短暂,百年之后,一切将化为尘土。代谢,轮流。尊酒,美酒。百岁松,长寿不老之松。

幻取花枝归坐对,故应怀抱向人慵:我如同从梦中醒来,恍惚之间把花枝带回家,坐在窗前对景沉思。故,因此,所以。怀抱向人慵,形容诗人面对美景却无心赏玩的样子,表现出一种懒散闲适的情怀。

【赏析】

此诗为纪游诗。作者于康熙四十年春(1671)在京城任户部主事时,曾两次到京师郊区的法源寺游览,并写了两首七绝赞美法源寺的丁香花。此篇是第一首。

诗的开头“闭门常听寺楼钟”一句写诗人在法源寺听到钟声的情景。这两句诗点出了诗人当时的心情:在静谧的环境中,他听到了悠扬的钟声,感到十分惬意。接着诗人以“近局芳时偶涉纵”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他在寺庙里看到的情景:春天到了,百花开放,丁香花盛开的时候,他偶尔放松地走进庙门,观赏美丽的丁香花。这里,“局”字用得很好,它既表示丁香花盛开的季节,又含有花蕊下垂含苞待放的意思;“纵”字则表示诗人在这时可以自由自在地欣赏美景,不拘束自己。

“雨蕊烟梢如掩抑”五句写诗人观赏丁香花的感受。诗人在描写丁香花时,使用了一系列的动词:雨中,花蕊、烟梢都被雨水打湿,仿佛都低垂下来,似乎都在羞涩之中;佛香、梵音、诵经的声音都那么柔和舒缓,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这里的诗人运用比喻,把丁香花比作少女含羞的样子,把佛家的香烟比作温柔的歌声,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丁香花的美和诗人的心境。

“朋游代谢一尊酒”五句写朋友相聚畅饮的情景。诗人说:我们的朋友经常聚会在一起喝酒,轮流敬大家一杯美酒。但是诗人感叹道:世事沧桑变化无穷无尽,转眼之间就老了百岁;百年之后,一切都将化为尘土。这里的“朋游”指的是朋友之间的聚会。诗人通过对比,表达出对人生的感慨和无奈之情。

最后两句“幻取花枝归坐对,故应怀抱向人慵”则是写诗人自己的心情。诗人说:他仿佛从梦中醒来,恍惚之间把丁香花的花枝带回家,坐在窗前对着风景沉思起来。因为诗人对眼前的美景毫无兴趣,所以他懒洋洋地靠在沙发上,不想动。这里的“幻取”一词用得好,它既写出了诗人对美景的反应,也表现了他那种随遇而安的心态。

全诗语言优美自然,情感真挚感人,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