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孝治天下,自昔有明训。
求忠必于此,源清流乃润。
世风日以颓,内行修者谨。
邪说寖披猖,彝伦显排摈。
直忧天性漓,遑论国纲振。
颇闻殊方言,族制觇化进。
孝为我宗教,万行由导浚。
谓贯去来今,范围至闳峻。
国粹果常存,薄俗庶能镇。
勾吴至德裔,百世垂令闻。
峨峨两先生,家法徵豫顺。
循陔膳弥馨,凿楹书可捃。
闺门见雍穆,乡里化悁忿。
济美绰楔题,旧德瞽宗馂。
为善畏人知,种福乃常分。
家得子孙贤,天池鹏翼运。
讲幄勤献纳,词林数才俊。
大用众所期,暂出守边郡。
伏陛二三策,去国见诚荩。
忠孝结主知,庭闱荷清问。
时艰正需贤,遭遇天不靳。
君亲两无负,斯语吾能信。

吴颖芝前辈属题先德两代孝行并送出守粤东

以孝治天下,自昔有明训。求忠必于此,源清流乃润。世风日以颓,内行修者谨。邪说寖披猖,彝伦显排摈。直忧天性漓,遑论国纲振。颇闻殊方言,族制觇化进。孝为我宗教,万行由导浚。谓贯去来今,范围至闳峻。国粹果常存,薄俗庶能镇。勾吴至德裔,百世垂令闻。峨峨两先生,家法徵豫顺。循陔膳弥馨,凿楹书可捃。闺门见雍穆,乡里化悁忿。济美绰楔题,旧德瞽宗馂。为善畏人知,种福乃常分。家得子孙贤,天池鹏翼运。讲幄勤献纳,词林数才俊。大用众所期,暂出守边郡。伏陛二三策,去国见诚荩。忠孝结主知,庭闱荷清问。时艰正需贤,遭遇天不靳。君亲两无负,斯语吾能信。

【解析】
这首诗是赞美两代孝行的诗,首联“以孝治天下,自昔有明训。”表达了自古以来,孝道就是治国的根本原则。第二联“求忠必于此,源清流乃润。”意味着只有孝顺才能得到忠诚,只有清廉才能使国家昌盛。第三联“世风日以颓,内行修者谨。”揭示了当前世风日下,只有内心修养好的人才能谨慎应对。第四联“邪说寖披猖,彝伦显排摈。”表示邪恶的学说正在猖獗,而道德伦理却被人们排斥。第五联“直忧天性漓,遑论国纲振”表达了忧虑天性和道德沦丧,更不必说振兴国家了。第六联“颇闻殊方言,族制觇化进。”表示听说了许多不同的方言,这反映了文化的进步和社会的变迁。第七联“孝为我宗教,万行由导浚。”将孝道视为宗教,强调孝道的重要性和深远影响。第八联“谓贯去来今,范围至闳峻。”表达了孝道贯穿古今,其影响力和重要性非常巨大。第九联“国粹果常存,薄俗庶能镇。”表示国家的传统文化确实存在,可以抵御世俗的侵蚀。第十联“勾吴至德裔,百世垂令闻。”表达了吴地(指江苏一带)的高尚品质被传颂至今。第十一联“峨峨两先生,家法徵豫顺。”形容两位先生品德高尚,他们的家庭教育也遵循儒家的教诲。第十二联“循陔膳弥馨,凿楹书可捃。”描述了他们在家中享受美食、阅读书籍的生活,体现了对学问的重视。第十三联“闺门见雍穆,乡里化悁忿。”表明他们的家庭和睦温馨,对社会风气产生了积极影响,使乡里的人们不再愤怒和不满。第十四联“济美绰楔题,旧德瞽宗馂。”表示他们在帮助他人方面做出了贡献,如同古代智者一样。第十五联“为善畏人知,种福乃常分。”表达了他们谦虚谨慎的品质,认为做好事不求人知道,但福报却常常随之而来。第十六联“家得子孙贤,天池鹏翼运。”表示他们的家族子孙都很优秀,就像天池中的神鹏一样展翅高飞。第十七联“讲幄勤献纳,词林数才俊。”表示他们在朝廷中勤奋工作,为国家提供了许多才华横溢的人才。第十八联“大用众所期,暂出守边郡。”表示他们被朝廷委以重任,暂时离开京城担任边境官员。第十九联“伏陛二三策,去国见诚荩。”表示在辞别皇帝之前,他们向皇帝上了几个建议。第二十联“忠孝结主知,庭闱荷清问。”表示他们忠诚于君主,得到了皇帝的认可和赞扬。第二十一联“时艰正需贤,遭遇天不靳。”表示国家正处于困境之中,急需贤良的人才,幸运的是皇帝没有放弃对他们的期望。第二十二联“君亲两无负,斯语吾能信。”表示他们对国家和君主都尽到了职责和责任,因此相信这些话语是正确的。

【赏析】
这首诗以赞美孝道为主题,通过描绘两代人的孝行为国家治理和社会和谐做出了贡献,表达了作者对孝道的推崇和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示了孝道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又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和期待。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和比喻,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