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壮心辞骨肉,三更残蜡对风尘。
不须后日催前日,已见今人代昔人。
烛泪正怜除夜影,椒花又颂别年春。
可能裘马翩翩地,自著绨袍稳称身。
诗句解析
- 都门除夕 - 这是描述诗人在京城(都门)的除夕之夜。
- 千里壮心辞骨肉 - 表示虽有远大的抱负,但因离家万里,不得不告别家人。
- 三更残蜡对风尘 - 形容时间已到深夜,灯火即将熄灭,周围充满了尘土和风的气息。
- 不须后日催前日 - 意味着无需担心未来的日子会催促过去的过去。
- 已见今人代昔人 - 指出今天的人们正在接替着旧的时代,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社会的发展。
- 烛泪正怜除夜影 - 表达对除夕夜晚烛光下影子的怜悯之情。
- 椒花又颂别年春 - 指每年春节时人们都会庆祝新岁,而今年的春节将由新的一代来庆祝。
- 可能裘马翩翩地 - 形容未来的人们或许可以骑马穿行于广阔的天地之间。
- 自著绨袍稳称身 - 指的是自己穿着用丝织品制成的袍子,既舒适又合适自身。
译文
在京城的除夕之夜,我怀着豪迈的心愿与骨肉分离。夜深了,蜡烛也即将燃尽,四周弥漫着尘埃和风吹过的声音。无须忧虑明天如何催促今天,因为已经见证了新一代的人们正在接替着旧时代的荣光。在这烛光映照中的影子里,我为除夕夜感到一丝丝的哀愁。每年的春节,都是一个新的开始,今年的春节,将由我们这一代人来迎接。未来的人们或许可以自由自在地骑马在广阔的天地之间,而我穿着用丝织品制成的袍子,既舒适又适合自身。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除夕的夜景和内心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世代更迭的感受。诗中既有对过去的留恋,也有对未来的期待;既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也抒发了个人志向的坚定。整体上,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深沉,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历史感,是一首具有深厚内涵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