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防闲敛翠襟,隔帘消息太沉沉。
谀辞未必非谗口,诡计何曾是吉音。
身在妒丛潜制泪,人来欢处默关心。
自从听彻琴声夜,已把相如当稿砧。

刻意防闲敛翠襟,隔帘消息太沉沉。

【注释】:1. 刻意防闲:极力地掩饰自己的心情。2. 敛翠襟:收敛着衣襟。3. 隔帘消息:指从帘后听到的消息。4. 沉:深沉。5. 身在妒丛:处在妒忌的环境当中。6. 制泪:抑制泪水。7. 来人:来访的人。8. 欢处:快乐的地方。9. 默关心:默默的关注。10. 相如:司马相如,汉代著名文学家,曾作《长门赋》。11. 稿砧:古代一种乐器。

译文:我竭力掩饰自己的感情,从帘后传来的消息总是让人感到沉闷。

赏析:诗中的作者似乎身处一个复杂而又压抑的环境之中,他试图通过隐藏自己的情绪来适应这个环境。然而,无论他如何努力,都无法完全摆脱这种压抑感。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挣扎。同时,这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周围环境的敏感和对于情感的真挚追求。

修辞手法:本首诗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使得诗句更加生动形象。例如,“刻意防闲敛翠襟”中的“敛翠襟”用来形容诗人的内心状态,表现出他对情感的掩饰和压抑;“谀辞未必非谗口,诡计何曾是吉音”中的“谀辞未必非谗口”,将谀言比作谗言,暗示了谄媚之言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默关心”则用来形容诗人对他人情绪的关注和关心,表达了他的善良和同情心。

诗歌背景与文化影响:此诗可能创作于唐代,那时的政治环境复杂多变,文人常常需要面对各种压力和挑战。这首诗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情感表达的独特审美和文化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