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纤亲举墨隆隆,索写簪花仿帖工。
着意防闲帘幕外,关心燥湿砚池中。
深情暗托双钩递,私语潜凭一字通。
绝妙人前留客计,教侬端楷莫匆匆。

索书

玉纤亲举墨隆隆,索写簪花仿帖工。

着意防闲帘幕外,关心燥湿砚池中。

深情暗托双钩递,私语潜凭一字通。

绝妙人前留客计,教侬端楷莫匆匆。

【注释】

①索书:指求得书写的书法作品。

②玉纤:比喻女子纤细的手指。

③墨隆隆:形容墨汁浓重的样子。

④簪花:古代妇女的一种头饰。

⑤防闲:防止被打扰。

⑥燥湿:干燥和湿润。

⑦双钩:指隶书的一种笔画形式,由两个钩形笔画组成。

⑧私语:指书信中私下的交流。

⑨端楷:端正的笔法。

⑩莫匆匆:不要匆忙。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女子索要书法作品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以及她对索要书法作品的渴望。全诗以女子的口吻,通过描写索书的过程,表现了女子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一些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

首句“玉纤亲举墨隆隆”描绘了女子用纤细的手指举起浓重的墨汁的场景,形象地展现了女子对书法艺术的热爱。次句“索写簪花仿帖工”则进一步描绘了女子索要书法作品的过程,她不仅要求写得像簪花一样精致,还要求字迹工整,显示出对书法艺术的极高要求。第三句“着意防闲帘幕外”,描绘了女子在索书时,为了防止被打扰而特意把书放在屏风之外的情景。这句诗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女子对书法艺术的追求和执着。第四句“关心燥湿砚池中”,则是说女子在索求书法作品的过程中,对砚台的湿度非常关注,以确保墨水能够更好地渗透到纸上。第五句“深情暗托双钩递”,描绘了女子在求书过程中,通过双钩的形式将情感暗藏其中,表达了对书法艺术的深厚情感。第六句“私语潜凭一字通”,则进一步描绘了女子在求书过程中,通过私下交流的方式与书法家进行沟通的情景。第七句“绝妙人前留客计”,则是说这幅书法作品非常美妙,足以让客人驻足欣赏,从而留住客人的时间。最后一句“教侬端楷莫匆匆”,则是告诉女子在求书过程中,不要急于求成,要学会端正的笔法,这样才能写出更好的作品。

整首诗通过对女子索书过程的细致描写,展现了女子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及其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诗中也巧妙地运用了一些比喻、象征等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