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下海门,火石矗千丈。
南有丛桂芳,下隐犹溪橡。
山人眷归卧,手把青藜杖。
蹉跎中兴策,惆怅凌云想。
空山号鸺鹠,寒室走夔罔。
著书高等身,谈笑时抵掌。
空同昆仑巅,长啸为神往。
浮云太华屐,流水浙江桨。
遗泪洒双峰,乾坤划回莽。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其内容为描绘昆仑山的景色和作者的心境。下面是对每个句子的解释:

  • “清江下海门,火石矗千丈。”
    注释:清江(即长江)流经海门(位于浙江省舟山群岛),火石矗立在江边,高达千丈。
    赏析:诗人描绘了壮丽的长江景色,以及屹立江边的火石。

  • “南有丛桂芳,下隐犹溪橡。”
    注释:南方有茂盛的桂花香气四溢,山下隐蔽处还有溪边的橡树。
    赏析:诗人表达了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赞美。

  • “山人眷归卧,手把青藜杖。”
    注释:山人喜欢回归自然,常常躺下休息,手中握着一根青藜杖。
    赏析:诗人描述了山人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他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简朴生活的欣赏。

  • “蹉跎中兴策,惆怅凌云想。”
    注释:岁月蹉跎,失去了振兴国家的机会,心中满是惆怅。
    赏析:诗人感叹时光流逝,未能实现复兴国家的大志,表达了深深的遗憾和失落。

  • “空山号鸺鹠,寒室走夔罔。”
    注释:空旷的山中传出鸺鹠鸟的叫声,寒冷的房间中传来夔罔的脚步声。
    赏析:诗人以动物的叫声和脚步声,形象地描绘了山中的寂静和孤独。

  • “著书高等身,谈笑时抵掌。”
    注释:著书立说,追求高深学问,与人谈笑时也用双手击掌。
    赏析:诗人通过写自己勤奋学习的情景,表现了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学问的重视。

  • “空同昆仑巅,长啸为神往。”
    注释:我站在昆仑山顶上,长啸一声,仿佛与神灵相会。
    赏析:诗人以登顶昆仑山的情景,表达了与神灵对话的想象和对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

  • “浮云太华屐,流水浙江桨。”
    注释:飘荡的云雾遮住了华山的鞋印,潺潺的江水承载着浙水的船浆。
    赏析:诗人用浮云、太华屐和流水来描绘自然景观的变化,展现了诗人对山水之美的赞美和感悟。

  • “遗泪洒双峰,乾坤划回莽。”
    注释:泪水洒落在双峰之上,天地间似乎被划分成了莽莽一片。
    赏析:诗人以泪水洒落在山峰之上的场景,表达了对故土山河的深情和对祖国命运的担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