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笑口几时开,一日登台望几回。
作底使风舟截海,峭帆谁更裹头来。
【注释】
累日望荔枝船不到:连着多日盼望那运载荔枝的船,但一直没有到达。累日:一连几天;荔枝:这里指荔枝果。
一年笑口几时开:一整年都开心快乐吗?
作底使风舟截海:是什么使风吹得船能横渡大海呢?
峭帆谁更裹头来:是谁把船帆裹得更紧了呢?
【赏析】
这首小诗写一位官员的烦恼。他连连盼望着运送荔枝的船队早日到来,可是,一年过去了,却始终未能如愿,因此,他整年的心里都不痛快,总是愁眉不展。
首句“累日望荔枝船不到”,写这位官员一连数天的盼望都没有结果。荔枝是南方的特产,诗人久旱盼雨,所以想得到它解渴,但是,“不见”荔枝船的到来,就如久旱盼雨一样焦急。“累日”一词说明等待的时间之长,而没有下文的“失望”“惆怅”则表明他的期盼并没有实现。
第二句“一年笑口几时开”,写这位官员一年到头都不曾高兴过,这一句中“笑口”即“笑容”。一个“笑”字表达了他因得不到荔枝而产生的不快和郁闷心情。“一年笑口”说明他已经很久没有笑容了,“几时开”则表明这种不愉快情绪一直延续到一年之后。
第三句“一日登台望几回”描写的是这位官员在一次登高望远时的情景。他登上高楼,远远地看到远处的海上有一支船只在行驶。“登台”表明他登上了高处,“望几回”说明他在观望多次。“作底”二字在这里表示原因、缘由的意思,“作底使”就是“为何使得”的意思。
第四句“作底使风舟截海”进一步解释前面的疑问。原来,他之所以登上高楼去望见那支运送荔枝的轮船是因为风大的缘故。因为海上风浪太大,只有乘着顺风才能横渡过去。这句诗中的“做底”、“截海”、“峭帆”、“裹头”等词语都运用了口语化的表达方式,更加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一幅海上大风浪的画面。
最后一句“峭帆谁更裹头来”是说,是谁让船帆更加紧密地包裹起来的呢?这里的“峭帆”指的是被大风吹得紧紧包裹起来的船帆,“裹头”则是用来形容船帆被包裹得很紧的样子。这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突出了海上大风浪的情况,也反映了这位官员对海上航行安全的担忧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