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瀛怪事生微茫,瘴母含胎飓母长。虹篷出水势倾堕,云车翼日争回翔。
须弥山下风轮张,狞悍熛怒天为盲。塕然于扶桑之木末,吞吐夫天池之巨洋。
訇哮簸荡鼓神力,不崇朝而周回于裸人之绝国、黑齿之穷乡。
䬅𩗓颫䫼无不有,一一堁堀尘飞扬。突如神兵交万马,崩若秦家天地瓦。
颴飍起中央,沙砾尽飘洒。鳌身赑屃拄坤轴,羲毂轩轩欲回輠。
怒鲸张齿鹏奋飞,涸鳞陆死盐田肥。嗟哉!元龟入壳避武威,伏虫尽蹂躏,植物将谁依,东门大鸟何时归!
我闻山头磐石坠海水,夔鼓轰腾五百里。战舸连樯吹上山,乖龙罔象迫迁徙,万人牵之返于沚。
呜乎海田幻化良如此!又有麒麟之飓火为妖,𩖤𩖤爚爚如焚烧。
黄发遗民一再见,阖门坚壁逃蒸熇。青青者黄黄者黑,死海破块山枯焦。
【注释】
飓风:指热带海洋风暴,因海面上气压差大而形成。
九瀛:古代传说中的海外三神山之一,在海中。
瘴母:指热带地区的一种毒气。
飓母:指飓风。
虹篷:指彩虹。
云车:指云彩。
须弥山:佛教中的一座大山,象征佛的居所。
风轮:指旋风,即飓风。
塕然:形容物体巨大、雄伟。
扶桑:神话中的一棵大树,传说是太阳升起的地方。
天池:指大海。
訇哮簸荡:形容声音巨大,气势磅礴。
䬅𩗓颫䫼:形容事物庞大、杂乱。
神兵交万马:形容力量强大无比。
崩若秦家天地瓦:形容地震时尘土飞扬。
颴飍:形容风势猛烈。
羲毂轩轩:形容天空广阔。
怒鲸张齿鹏奋飞:形容海浪汹涌澎湃。
涸鳞陆死盐田肥:形容海水退潮后,陆地上的鱼虾死去,而沿海地区的盐田却丰收了。
元龟入壳避武威:指乌龟躲避灾难。
伏虫尽蹂躏:形容生物遭受灾难。
东门大鸟何时归:比喻国家或民族遭受战乱后,何时能够恢复繁荣。
麒麟之飓火为妖:指飓风造成的灾害。
夔鼓:传说中一种会发出巨大声响的乐器。
乖龙罔象:指各种动物因飓风而迁徙。
万人牵之返于沚:形容飓风带来的影响深远。
海田幻化良如此:形容自然界的变化无常。
又有麒麟之飓火为妖:指飓风造成的灾害。
𩖤𩖤爚爚如焚烧:形容飓风带来的强烈破坏。
黄发遗民一再见:指难民不断迁徙。
阖门坚壁逃蒸熇:形容人们在飓风面前只能选择避难。
青青者黄黄者黑,死海破块山枯焦:形容飓风带来的灾难严重。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一首咏物抒情诗。它描写了飓风的强大力量和所造成的巨大破坏。全诗以飓风为中心,通过对飓风的描述,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感慨和对人类命运的关注。
首句“九瀛怪事生微茫”以九瀛起兴,描绘出一幅浩瀚无际的海上景象,暗示着飓风的威力之大。接着,诗人用“瘴母含胎飓母长”这一形象生动的比喻,展现了飓风的诞生过程,以及其所带来的恐怖与威胁。
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运用了大量的夸张手法,如“虹篷出水势倾堕”、“云车翼日争回翔”,这些描述不仅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也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狂风之中,感受到了飓风的狂野与肆虐。同时,“须弥山下风轮张”、“塕然于扶桑之木末”等诗句,则通过描绘飓风的源头和传播途径,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飓风特性的理解。
尽管飓风带来了巨大的破坏,但诗人并没有表现出悲观的情绪。相反,他以一种超脱的态度看待这一切,并从中看到了自然界的神奇之处。这种态度既体现了他的豁达与乐观,也反映了他对生命的珍视和对大自然的敬畏。
这首诗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和鲜明的对比手法,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强大的自然现象——飓风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社会的关注与思考。这是一篇难得的咏物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