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砧声动捣衣,江南佳景感时非。
荒寒古道行人少,寥寂长亭去马稀。
水涴眉痕知叶落,波飘絮果忆花飞。
长杨故阙寒乌集,欲问前朝事事违。
【赏析】
这是一首怀古伤今之作。全诗四首,每首都从不同的角度抒发了作者对故国的思念与眷恋之情。
首章“处处砧声动捣衣”:此句写捣衣的声音遍布各地。捣衣是旧时女子在秋季将新缝制的衣物拿出,用槌棒捶打以去尘,然后晾晒的习俗。捣衣声是当时农村最普遍的现象。“处处砧声”即指此。捣衣之声到处可闻,说明此时已是深秋。而江南地区,更是秋意浓重。“江南佳景感时非”,这一句中,“江南”二字是点题之笔,“佳景”指秋色,“感时非”则是指对当前形势的不满和忧虑。
次章“荒寒古道行人少”:古道上荒凉寒冷,行人稀少。这句诗通过对比来渲染凄凉的氛围,突出了诗人的孤独感。“荒寒”二字描绘出了古道的环境,“行人少”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寥。
第三章“水涴眉痕知叶落”: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水迹弄脏了女子的眉毛,就知道树叶已经飘落。“浣溪沙”是唐代的一种词调,这里用来借代女子的动作。这里的女子可能是指诗人自己,也可能是他想象中的某个女子。“水涴眉痕”则形象地描绘了她忙碌的身影;“知叶落”则表明她对季节变化的敏锐感知。
第四章“长杨故阙寒乌集”:这句诗的意思是说,长杨宫阙里的乌鸦聚集在一起。长杨宫阙是汉朝的一个地名,也是古代长安城的组成部分。这里的乌鸦可能是在寻找食物,也可能是在迁徙。这句诗通过对乌鸦的描写,进一步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尾章“欲问前朝事事违”: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想要询问前朝的一切事情都与现在不同。“前朝”指的是过去的朝代或时代,这里可能是指诗人所怀念的时代。“事事违”则表达了他对那个时代的美好回忆和对现实的不满。
整首诗歌情感深沉,意境凄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人物心理的刻画,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思念与眷恋之情。同时,诗歌还融入了一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使得这首诗更加具有深度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