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字经秋织未成,墙阴絮絮动秋声。
不堪思妇催幽怨,好与羁人诉别情。
一线西风肠九曲,半窗斜月梦三更。
此时此景无穷感,寂寞愁颜对短檠。

【解析】

“锦字”二句:织就的锦字经秋天,还没来得及织成,就被秋虫在墙缝里啄食。这两句诗写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但因秋虫的侵咬而未能织成,故有“锦字经秋织未成”之叹;又因秋虫的鸣叫,而使“墙阴絮絮动秋声”。

第三联:“不堪思妇催幽怨,好与羁人诉别情”,意思是说:我无法忍受那令人心烦意乱的思妇之声,只好去安慰那些被流放的人倾诉离愁别恨了。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流放者的深切同情,并由此生发出的悲愤之情。

第四联:“一线西风肠九曲,半窗斜月梦三更。”意思是说:西风吹过,牵动着我那曲折盘旋的愁思,而当月影映在窗前时,我又进入了梦乡。

第五联:“此时此景无穷感,寂寞愁颜对短檠。”“短檠”是古代一种用木条做的灯架,用以悬挂油灯或蜡烛。“无穷感”指无限感伤、无限哀怨。诗人面对此景此境,心中无限的伤感难以言表,只能对着灯台出神。

【答案】

译文:

织就的锦字经秋天,还没来得及织成,就被秋虫在墙缝里啄食。这两句诗写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但因秋虫的

侵咬而未能织成,故有“锦字经秋织未成”之叹;又因秋虫的鸣叫,而使“墙阴絮絮动秋声”。

不堪思妇催幽怨,好与羁人诉别情。

一线西风肠九曲,半窗斜月梦三更。

此时此景无穷感,寂寞愁颜对短檠。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闺中人望月怀人,以月亮自况,抒发自己的相思之情。全诗写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如泣如诉。

首联“锦字经秋织未成,墙阴絮絮动秋声。”写的是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但因秋虫的侵咬而未能织成,故有“锦字经秋织未成”之叹。“锦字”本应寄托着夫妻之间绵绵不绝的情书,却由于秋虫的侵咬而未能如期到达。“墙阴”表明是在室内的墙根附近。“絮絮”形容秋虫的叫声。

颔联“不堪思妇催幽怨,好与羁人诉别情。”“不堪”写出了女子对丈夫的深情和牵挂。“思妇”“幽怨”都是女子的自称,“羁人”是指被流放在外的人。“幽怨”一词概括了女子对丈夫深沉而又细腻的思念。“好与”则表达了女子愿意去安慰那些被流放的人倾诉离愁别恨的心情。

颈联“一线西风肠九曲,半窗斜月梦三更。”写的是诗人自己内心的感受。秋风凛冽,吹拂着诗人的衣裳,使他感到阵阵寒意。他不禁联想到自己的愁肠已经像九曲回肠一样迂回曲折。这时窗外的月光斜洒进来,诗人也进入了梦境。

尾联“此时此景无穷感,寂寞愁颜对短檠。”“寂”字突出了环境的幽静、清冷、空旷。“短檠”是一种古代用来照明的器具,诗人面对此景此境,心中无限的伤感难以言表,只能对着灯台出神。

可以看出诗中的景物描写非常贴切,情感流露自然真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