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头鹤不归,隔江云气挟山飞。
盘空急雨垂天下,入望长帆到岸稀。
水鸟带烟投别树,风豚吹浪撼危矶。
道人移榻西窗近,爱听江声接卧帏。
《黄鹤楼望雨》是清朝诗人徐宗亮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鹤不归,隔江云气挟山飞:
鹤不再回到黄鹤楼上,而是停留在远处的江面上。隔江的云气如同被山风吹动的翅膀,带着一种自由而轻盈的气息,缓缓升腾。这里的“云气”和“挟山飞”形象地描述了云雾在山间游荡的景象,增添了诗歌的动态美。盘空急雨垂天下:
天空中的乌云急速聚集,仿佛要压垮大地。大雨如同从天而降的瀑布,将整个天际笼罩,让整个世界都变得阴沉而沉重。这里的“盘空”和“急雨”展现了雨势之猛烈,而“垂天下”则强调了雨水覆盖的范围之广。入望长帆到岸稀:
望向远方,只见一艘艘帆船正逐渐靠近岸边。然而,这些船只的出现并不频繁,给人一种稀疏而孤独的感觉。这里的“长帆”和“到岸稀”描绘了海上行船的场景,同时也传达了一种等待或期盼的情绪。水鸟带烟投别树:
水中的鸟儿带着烟雾向另一棵树飞去。这里的“水鸟”和“烟”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而“带烟投别树”则增加了一种神秘和未知的氛围。风豚吹浪撼危矶:
海中的风豚激起的波浪冲击着岸边的礁石。这里的“风豚”和“浪”构成了一幅海浪汹涌的画面,而“撼危矶”则传达了一种强烈的动感和力量。道人移榻西窗近:
道士移开了他的床榻,靠近西窗。这里可能是为了更清楚地观察外面的景色或是进行某种仪式。爱听江声接卧帏:
他喜欢倾听江水的声音,与卧榻上的帷幕相连接。这里的“江声”和“接卧帏”营造了一个宁静而和谐的环境,让人感受到一种远离尘嚣的平静。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通过使用丰富的意象和比喻,诗人成功地营造出一种朦胧、神秘而富有诗意的氛围。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人生和命运的深刻思考,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