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而今遍六根,焚香幸作佛前人。
已知性海须登岸,且向恒河试问津。
口藏谁传弥勒法,心镫自照女儿身。
痴情一点消难尽,吟到诗篇忘苦辛。

【注释】

六根:佛家语,指眼、耳、鼻、舌、身、意。清净而今遍六根,意思是佛教认为,人的六种感官(眼、耳、鼻、舌、身、意)都与佛法有关。现在人要清净六根,即修行佛法。焚香幸作佛前人:意思是说焚香的人希望在佛前修行。

性海:佛教语,指心性如大海。登岸:登上岸边。恒河:印度的一条河。试问津:询问渡口,比喻试探道路。

口藏谁传弥勒法:意思是说,口里藏着的是谁传授的弥勒教法。弥勒:佛教中的一位菩萨,是未来佛。相传他成道后,将教化众生的任务托付给弟子们,并嘱咐他们“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

心镫自照女儿身:意思是说,心中点燃的明灯能照亮自己。女儿身:佛教用语,指修行者。

痴情一点消难尽:意思是说,痴情一点消除不了。

吟到诗篇忘苦辛:意思是说,吟诵诗歌时忘记了痛苦和烦恼。

【赏析】

此诗表达了作者对佛教的敬仰之情。诗的前两句写诗人通过焚烧香火来净化六根,希望能够在佛前修行,达到心灵的清净。第三句写诗人想要了解佛教的教义和修行方法,以期能够修得佛法。接下来的几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的理解和感悟,认为自己的心性如大海一般宽广,可以容纳一切。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佛教中弥勒菩萨的崇敬之情,认为他是未来的救世主。最后一句则是诗人在修行过程中的一种境界,他认为自己在诵读诗歌时已经忘却了痛苦的烦恼,达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总的来说,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佛教的敬仰之情,以及他在修行过程中所经历的心灵变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