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杖趋危磴,扪萝上翠微。
水穿山腹出,云拥石门归。
日落松杉瘦,年荒鹿豕肥。
郢南天一角,零落雁孤飞。
注释:
- 登落雁山:登上落雁山。落雁,山名。
- 倚杖趋危磴:拄着拐杖向危险陡峭的台阶走去。危磴,险峻的石阶。
- 扪萝上翠微:伸手摸着藤萝爬上苍翠的山峦。扪,摸也。萝,一种植物。
- 水穿山腹出:水流穿过山腹流出。
- 云拥石门归:云雾围绕着石门飘去。
- 日落松杉瘦:太阳落山时松柏杉木显得消瘦。
- 年荒鹿豕肥:岁月已久,山林变得荒芜,而动物们却长得肥大。
- 郢南天一角:在郢南可以看到天空中的一部分。郢南,地名。
- 零落雁孤飞:孤单凄凉地飞过。
赏析:
这首五律是诗人登山观景后的抒情之作,诗中通过描绘落雁山的壮丽景色和作者的所见所感,展现了一幅壮美的山水画卷。
首联“倚杖趋危磴,扪萝上翠微”,描写了登山的过程和环境。诗人依靠拐杖一步步走向危险的石阶,攀上苍翠的山峦。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生活的热情追求。
颔联“水穿山腹出,云拥石门归”则进一步描绘了山景之美。诗人发现水流从山腹流过,而云雾缭绕着石门飘去。这里的“水”、“云”、“石门”都是自然界中的常见元素,但诗人通过巧妙的比喻和描绘,赋予了它们以生命和情感,使画面更加生动、形象。
颈联“日落松杉瘦,年荒鹿豕肥”则描绘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变化。诗人感叹时间的流逝,使得原本健壮的松杉变得消瘦,而原本瘦弱的动物们却因为岁月的磨砺而变得更加肥硕。这两句诗通过对动植物生长状态的对比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循环和自然规律的理解与感慨。
尾联“郢南天一角,零落雁孤飞”则以自然景色的变化来抒发诗人的情感。在郢南地区,可以看见天空中的一部分,而孤独的飞鸟则代表着诗人自己。这两句诗既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感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既有山川河流,又有草木禽兽,构成了一幅完整的山水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