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数百里,渺与故乡隔。
已作江北人,仍看江南月。
彼美居一方,乱后无消息。
共此婵娟明,恨少双飞翼。
愁随落叶添,心共孤鸿灭。
相思复相思,徘徊泪盈臆。
这首诗是王建在唐文宗太和年间所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下是对每一句的详细解释:
- 迢迢数百里,渺与故乡隔。
- “迢迢”形容距离遥远。
- “几百里”指的是作者离开家乡已经走了很远的距离。
- “渺”表示模糊、难以捉摸。
- “与故乡隔”表示与家乡的距离变得遥远,难以再见到。
- 已作江北人,仍看江南月。
- “江北”指长江以北地区。
- “江南”指长江以南地区。
- 作者虽然已经是江北人,但仍然关注着南方的月亮。
- 这里的”仍看”表示作者即使在北方,也依然关注南方的景色和情感。
- 彼美居一方,乱后无消息。
- “彼美”指的是远方的美好事物,如家乡、亲人等。
- “居一方”表示居住在一个地方。
- “乱后”指战乱之后。
- “无消息”表示没有收到任何关于家乡或亲人的消息。
- 共此婵娟明,恨少双飞翼。
- “婵娟”指的是明亮的月亮。
- “共此”表示共同欣赏这个景象。
- “恨少双飞翼”表示因为不能与亲人团聚而生出的遗憾。
- 愁随落叶添,心共孤鸿灭。
- “愁随落叶添”表示忧愁随着树叶的凋落而增加。
- “心共孤鸿灭”表示内心的孤独与悲伤随着鸿雁的消失而更加强烈。
- 相思复相思,徘徊泪盈臆。
- “相思”表示思念。
- “复”表示再次。
- “徘徊”表示来回走动的样子。
- “泪盈臆”表示眼泪充满了内心。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月光、落叶、孤鸿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之情。诗人用简洁的语言,将内心的痛苦和无奈表达得淋漓尽致。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读来令人感伤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