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雕正是羡孤松,何意桃开竹外逢。
特遣陶公呵冻笔,再来渔父话晴冬。
放娇且喜霜难挫,解恨饶他雪未封。
天纵一阳扶老干,成阴应不待春浓。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的黄庭坚,他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冬日桃花的景象,展现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情趣。下面逐句解读:
- 后雕正是羡孤松:
- “后雕”可能指的是在冬天里仍然挺拔、不屈服于寒冷的树木。
- “孤松”则可能指那些在寒冷中依然保持坚韧姿态的松树。
- 何意桃开竹外逢:
- “桃开”暗示桃花盛开的季节。
- “竹外逢”表达了一种意外或惊喜的感觉,因为桃花通常不会在竹林之外开放。
- 特遣陶公呵冻笔:
- “陶公”很可能指的是晋代诗人陶渊明,他的诗作中常见对自然界美景的描绘。
- “呵冻笔”意味着用冻僵的手笔来写作,形容写作时的状态或心情。
- 再来渔父话晴冬:
- “渔父”可能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位渔夫形象,也可能指的是现实中的一个人物。
- “话晴冬”表达了一种与自然对话、交流的情感。
- 放娇且喜霜难挫:
- “放娇”形容桃花的美丽和娇媚。
- “霜难挫”则表达了对寒霜无法摧毁桃花之美的赞叹。
- 解恨饶他雪未封:
- “解恨”可能是指通过某种方式化解心中的怨恨或不满。
- “雪未封”意味着雪花还没有完全覆盖大地,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 天纵一阳扶老干:
- “天纵”表示上天的恩赐或者自然的造化。
- “一阳”可能指的是初春时节阳气开始回升。
- “扶老干”则是形容春天的到来使老枝重新焕发生机。
- 成阴应不待春浓:
- “成阴”意味着形成茂密的树荫。
- “应不待春浓”则是说树木的生长并不需要等待春天的深厚,暗示了生命力的顽强和生长的迅速。
-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冬日桃花的美丽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诗人通过巧妙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桃花与松树、陶公、渔父等自然元素相结合,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同时,诗人还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拟人、借代等,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诗意和韵味。此外,诗人还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