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生不能校书天禄阁,枯坐一毡徒碌碌。蝇钻蠹蚀自年年,砚墨磨人放声哭。
砥斋先生世守经,楹书手泽都能读。撑肠锦绣五千篇,压架琳琅三万轴。
百城坐拥亦足豪,况此便便不负腹。饥来驱之出门走,疲骡偃蹇行驰逐。
从此嫏嬛系梦思,校仇手自编书目。遗经自古胜籯金,差幸砚田岁不恶。
吾友尘仙善继志,经史如瓶翻水熟。一门师友证渊源,两美丰凶擅谷玉。
相见殚精下董帏,咿喔书声出老屋。无端鼙鼓动地来,燎原一炬谁能扑。
心付昆池劫后灰,嬴政焚时无此酷。噫吁嚱!凡物有聚必有散,自古盛衰如转毂。
只今留得画图看,犹见当年富储蓄。披图展视重吁嗟,有书能读宁非福。
我亦年年事远游,长剑在装笔在橐。案头册籍久飘零,断简丛残鼠生簏。
悔不编成几卷书,惟对此图长局足。
戚砥斋先生检书图
丈夫生不能校书天禄阁,枯坐一毡徒碌碌。蝇钻蠹蚀自年年,砚墨磨人放声哭。
砥斋先生世守经,楹书手泽都能读。撑肠锦绣五千篇,压架琳琅三万轴。
百城坐拥亦足豪,况此便便不负腹。饥来驱之出门走,疲骡偃蹇行驰逐。
从此嫏嬛系梦思,校仇手自编书目。遗经自古胜籯金,差幸砚田岁不恶。
吾友尘仙善继志,经史如瓶翻水熟。一门师友证渊源,两美丰凶擅谷玉。
相见殚精下董帏,咿喔书声出老屋。无端鼙鼓动地来,燎原一炬谁能扑。
心付昆池劫后灰,嬴政焚时无此酷。噫吁嚱!凡物有聚必有散,自古盛衰如转毂。
只今留得画图看,犹见当年富储蓄。披图展视重吁嗟,有书能读宁非福。
我亦年年事远游,长剑在装笔在橐。案头册籍久飘零,断简丛残鼠生簏。
悔不编成几卷书,惟对此图长局足。
【注释】:
- 校书天禄阁:指校勘书籍的场所。
- 枯坐一毡:形容辛勤工作到很晚。
- 蝇钻蠹蚀:比喻读书人被文字和学问侵蚀、消磨。
- 撑肠锦绣:形容学问深厚。
- 嫏嬛(juan huan)系梦思:指梦中牵挂著书的事。
- 校雠(chou):校勘、校订。
- 差幸:有幸。
- 尘仙:这里指戚砥斋(戚继光),字元敬,号尘仙。
- 董帏:整理典籍。
- 牟(móu)生:同“牟生”,即牟利者。
- 嬴政(秦始皇):姓嬴名政,战国末期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军事家、诗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完成全国统一的君主。
- 差幸砚田:差幸是庆幸之意。砚田,指读书写字的地方。
- 长局足:长久足以满足。
【赏析】:
《戚砥斋先生检书图》是戚继光为挚友戚尘仙所作。戚砥斋,即戚继光,字元敬,号戚尘仙,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不仅以武著称,还酷爱读书,他一生好学,博古通今,著述宏富,对后世影响深远。戚继光曾写过一首《题赠戚氏》。此诗便是作者根据戚继光的这首诗而写的一篇序言,表达了对戚继光的赞美之情。
全诗分为三个部分。首联“丈夫生不能校书天禄阁,枯坐一毡徒碌碌。”意思是说,男子汉生来就不能像古人那样去图书馆校雠图书,只能坐在书桌旁苦读而已。颔联“蝇钻蠹蚀自年年,砚墨磨人放声哭。”则是说,因为蝇虫蛀蚀书籍以及不断磨损的书墨,使得自己不得不哭泣。颈联“砥斋先生世守经,楹书手泽都能读。”意思是说,戚继光先生一生勤于读书并传承经书,他的书房就像一本本手泽都能读的书一样。尾联“我亦年年事远游,长剑在装笔在橐。”则表示自己虽然已经远离了故乡,但每年都会回来读书。尾联“披图展视重吁嗟,有书能读宁非福?”则表达了对于能够读书的珍视与感叹。最后两句“吾友尘仙善继志,经史如瓶翻水熟。”是说戚继光的好学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的经史知识如同倒满的水一样清晰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