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香长者善调香,优昙华钵金轮王。
庄严妙相三十二,夜放顶上真毫光。
我师头陀现本色,须弥照耀东南方。
天晴无风日开霁,蠹书一一珊瑚装。
中有藏真律公帖,目未及睹眉先扬。
想当解衣气磅礴,笔力可挽千石强。
真龙矢矫自空下,飞腾入腕何茫茫。
须臾百纸立扫尽,墨痕一缕中藏芒。
王氏之间伯仲耳,神妙不数崔与张。
弇州论书以年断,强作解事欺聋盲。
师归兜率已千载,字向纸上犹轩昂。
护持幸仗佛力大,恒沙算数知无量。
千文一卷绝可惜,面目虽是神先亡。
流传要亦自有数,书妙所贵刻手良。
从来得师笔外意,宋人独许涪翁黄。
天门荡荡不可至,日暮怅望疲津梁。
低徊掩卷复三叹,跋尾为君歌此章。

【注释】

法云寺:在今江苏苏州市西郊。元照禅师:唐代僧人,名怀素,号大历师子,俗姓钱,长沙(今湖南长沙)人。真律公帖:唐代僧人怀素所书的《真觉律公贴》。帖:古代一种长条形的书法作品。

粥香长者善调香:粥香甜醇,长者善于调配。

优昙华钵金轮王:梵语音译,意为“金色的轮宝”,即释迦牟尼的法身,是佛教中最高的神祇。

庄严妙相三十二:指佛教中的三十二种化身,是佛陀的三种不同形态。

夜放顶上真毫光:比喻佛法无边。

我师头陀现本色:我的师父怀素,是一位真正的和尚,他的真实本性显露无遗。

须弥照耀东南方:须弥山位于南印度,这里以须弥喻指佛法。

天晴无风日开霁:天气晴朗,没有风,阳光普照,雨过天晴。

蠹书一一珊瑚装:形容书籍珍贵,如同珊瑚般美丽。

中有藏真律公帖:指怀素所书的《真觉律公贴》

目未及睹眉先扬:眼睛尚未看到,眉毛已经飞扬起来,形容赞叹之情溢于言表。

想当解衣气磅礴:想象着解开衣服时气势宏大。

笔力可挽千石强:形容书写时笔力强劲,能够拉动重达千石的力量。

真龙矢矫自空下:比喻怀素的书法犹如真龙一般矫健有力,从空中落下。

飞腾入腕何茫茫:书法如同腾飞的真龙,进入手腕之时,气势浩渺无垠。

须臾百纸立扫尽:顷刻间百张纸张就被扫荡一空。

墨痕一缕中藏芒:墨迹虽然细微,但蕴藏着力量。

王氏之间伯仲耳:与王羲之相比,也只是伯仲之间而已。

神妙不数崔与张:神妙之处无法与崔、张相提并论。

弇州论书以年断,强作解事欺聋盲:弇州评论书法,只根据年代来划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欺骗了那些耳聋眼瞎的人。

师归兜率已千载,字向纸上犹轩昂:法师回归兜率天宫已经经历了一千年,他的书法依然挺拔向上。

护持幸仗佛力大,恒沙算数知无量:护持佛法的力量非常之大,即使是恒河沙那么多的数字也无法计算。

千文一卷绝可惜,面目虽是神先亡:如果只有一卷千字的文章就太可惜了,因为那上面已经失去了神灵的气息。

流传要亦自有数,书妙所贵刻手良:书法的流传自有其规律,而最宝贵的是书法家的技艺精湛。

从来得师笔外意,宋人独许涪翁黄:一直以来我都得到老师笔外之意,宋代人特别推崇黄庭坚的书法风格。

天门荡荡不可至,日暮怅望疲津梁:天门山巍峨壮观,高不可攀,让人感到疲惫无力。

低徊掩卷复三叹,跋尾为君歌此章:我反复翻阅着这本书,叹息不已,最后用跋尾为你唱起这首诗。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作者以高度的艺术概括和生动的形象描写,赞颂了怀素大师的书法成就和艺术风格。整首诗语言优美、形象生动、意境深远、富有哲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全诗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前四句):描绘了怀素大师的书法风格和创作背景。通过赞美粥香长者善于调配、优昙华钵金光灿烂以及须弥照耀东方的画面,展现了大师的创作环境。接着通过对夜放顶上真毫光和我心中欢喜的表达,进一步展示了大师书法的超凡脱俗。

第二部分(第五至第九句):通过对我师头陀现本色、须弥照耀东南方、天晴无风日开霁、蠹书一一珊瑚装等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大师书法的神韵和独特魅力。特别是通过目未及睹眉先扬、想当解衣气磅礴等词语的运用,将大师的书法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三部分(第十至第二十一句):通过对真龙矢矫自空下、飞腾入腕何茫茫等画面的描绘,展现了大师书法的力量和气势。特别是通过须臾百纸立扫尽、墨痕一缕中藏芒等词语的运用,将大师的书法技艺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四部分(第二十二至二十四句):通过对王氏之间伯仲耳、神妙不数崔与张等词语的运用,展现了大师在书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同时通过对弇州论书以年断、强作解事欺聋盲等词语的运用,表达了对大师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以赞美大师的书法为主线索,通过对大师创作环境、书法风格、技巧手法等方面的描绘,展现了大师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功底。同时通过对大师在书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的提及,表达了对大师的崇高敬意和深深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