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故纆牵长,御之无其道。
我非好贫贱,禽鹿终悦草。
担簦縻岁华,幽谷穷探讨。
古人于隐沦,称心以自保。
注释:
客官渡除夕咏怀
世故纆(wěi)牵长,御之无其道。
我非好贫贱,禽(qín)鹿终悦草。
担簦縻(mí)岁华,幽谷穷探讨。
古人于隐沦,称心以自保。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古诗,表达了诗人在除夕夜面对世故纷扰时,选择隐逸山林的决心和态度。
“世故纆牵长,御之无其道。” 这两句诗描述了世故纷扰的困扰和无法应对的情况,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纷扰的无奈和困惑。纆在这里指的是束缚、纠缠的意思,长则表示持续不断,御之无其道则表示无法控制和应对。
“我非好贫贱,禽鹿终悦草。”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贫贱生活的不屑,以及追求自由自在生活的愿望。禽鹿则指代那些喜欢安逸、满足现状的人,而终悦草则表示最终会找到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
“担簦縻岁华,幽谷穷探讨。” 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为了追求理想生活而不懈努力的场景。担簦即背着行李,縻(mī)即拖延时间,岁华则代表一年又一年的时间,幽谷则指偏僻的地方,穷探讨则表示深入地探究和研究。
“古人于隐沦,称心以自保。”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古代隐士生活方式的向往,认为称心以自保是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这里的古代是指过去的人们,隐沦则表示隐居的生活,称心则表示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以自保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对世故纷扰的态度,以及对贫贱生活的不屑和追求自由自在生活的决心,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决心,以及对于传统隐居文化的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