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顿纵鸣镝,何有乎妇翁。齐虏穷计画,和亲苟弥缝。
白登帝胆落,事急聊相从。官家屈体貌,四国少颜容。
贻谟累风俗,边鄙讵偃弓。若淮阴而在,不当歌《大风》。

冒顿纵鸣镝,何有乎妇翁。齐虏穷计画,和亲苟弥缝。白登帝胆落,事急聊相从。官家屈体貌,四国少颜容。贻谟累风俗,边鄙讵偃弓。若淮阴而在,不当歌《大风》。

注释:

读史:阅读历史。

冒顿纵鸣镝(dí):指冒顿单于放走了被围困的汉将陈稀。

何有乎妇翁:怎么没有妇翁?即“哪有妇人之仁”。

齐虏穷计画:齐国人穷途末路,想尽了办法。

和亲苟弥缝:和亲只是暂时掩盖问题。

白登帝胆落:白登山上,冒顿单于被围困,皇帝的胆子吓落了。

事急聊相从:事到紧急关头,只好和他一起应付。

官家屈体貌:朝廷官员屈尊降贵。

四国少颜容:四方诸侯国都减少了面子。

贻谟累风俗:留下好的政策,影响后世。

若淮阴而在:如果韩信还活着的话。

不当歌《大风》:不应该歌颂《大风》这首慷慨激昂的诗篇。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禄山叛乱后写给他的好友崔明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论,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以及对统治者的不满情绪。

首联:“冒顿纵鸣镝,何有乎妇翁。”冒顿单于放走了被围困的汉将陈稀,这是历史上有名的事件。在这里,诗人用冒顿单于的行为来形容那些不顾大局、只顾私利的人。而“何有乎妇翁”则讽刺那些妇人之仁的人,他们只关心自己的利益,不顾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颔联:“齐虏穷计画,和亲苟弥缝。”齐国人在面对困境时,想尽办法来解决问题,而和亲只是一种权宜之计,只能暂时掩盖问题。这里批评那些只会用权宜之计来解决问题的人,而忽视了根本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颈联:“白登帝胆落,事急聊相从。”白登山上的战斗中,刘邦差点丢了性命,这说明事情已经到了非常危急的时刻。在这里,诗人表达了一种无奈之情,因为形势已经如此险恶,只有暂时妥协才能求得生存。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现状。

尾联:“官家屈体貌,四国少颜容。”朝廷官员在面对危机时,不得不屈服于敌人的压力,这种屈辱的场面让人感到心酸。同时,这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政治腐败和无力感。

尾联:“贻谟累风俗,边鄙讵偃弓。”留下好的政策,影响后世,这是值得赞扬的。但是,如果韩信还活着的话,他一定会对这种行为表示不满。这里的“若淮阴而在”指的是历史人物韩信,而“不当歌《大风》”则是对当时政治状况的一种讽刺。

这首诗通过历史的典故和比喻,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以及对统治者的不满情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