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树无边阔,萧萧一径穿。
石丛留虎迹,沙外见人烟。
鱼贩三家市,鸿飞八月天。
老农闲剥枣,迟客汲山泉。

棠棣坡

野树无边阔,萧萧一径穿。

石丛留虎迹,沙外见人烟。

鱼贩三人市,鸿飞八月天。

老农闲剥枣,迟客汲山泉。

译文:
棠棣坡
荒野上的树木无边无际,只有一条小径穿过树林。
石头丛中还留有老虎的足迹,沙地外头可以看到人家的炊烟。
三个鱼贩在集市上卖鱼,八月的天空中鸿雁成群飞行。
老农在闲暇时剥开红枣,客人在山上打水等待。

赏析:
这首诗是描绘一个荒凉而宁静的场景,通过对野树、小径、石丛、虎迹、沙外、鱼贩、鸿飞、老农和客人等元素的描绘,生动地表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的第一句“野树无边阔”,描绘出了一片广阔的荒野,给人以开阔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接下来,第二句“萧萧一径穿”则进一步突出了小径的蜿蜒曲折,给人一种深远幽静的感觉。

第三句“石丛留虎迹”,通过描绘石头丛中的老虎痕迹,表达了自然界的神秘和野性。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对动物生命的尊重和关注。

第四句“沙外见人烟”,则揭示了人类活动的存在,尽管是在沙漠的边缘,但人们依然能够生活在这里。这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能性,也暗示了人类对自然的依赖和影响。

接下来的四句分别描述了鱼贩、鸿雁、老农和客人的活动,通过这些细节的描绘,诗人展现了一个多元而和谐的生活场景。鱼贩在集市上买卖鱼,鸿雁在八月的天空中飞翔,老农在闲暇时剥开红枣,客人在山上打水等待,这些都反映了生活的丰富和多彩。

最后两句“鱼贩三人市,鸿飞八月天”则以简洁的语言总结了前文的描述,强调了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而“老农闲剥枣,迟客汲山泉”则以具体的动作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这首诗通过对大自然的细腻描绘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敬意和对生活的热爱。它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也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能性,为读者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