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山如戟拥孤城,一线人争鸟道行。
地险东西分障塞,云开南北望神京。
新图已入三关志,往事休论十万兵。
都护近来长不调,年年烽火报升平。

这首诗描绘了古北口的景象,并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与和平的思考。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1. 乱山如戟拥孤城,一线人争鸟道行。
  • 乱山:形容山峰错落有致,形态各异;”如戟”则形容山峰如同长矛般挺立。
  • 孤城:一座孤立无援的城池,可能象征着边境上的小城或要塞。
  • 一线:形容道路狭窄,几乎只能容纳一人通过。
  • 人争:指人们为了通过而努力争夺。
  • 鸟道:比喻道路险峻,如同飞翔的鸟儿。
  1. 地险东西分障塞,云开南北望神京。
  • 地险:形容地势险峻,难以通行。
  • 东西分障塞:指山脉从西向东横亘,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
  • 云开:云雾散去,天空变得清晰。
  • 南北望神京:形容站在高处可以眺望远方的京城,即北京。
  1. 新图已入三关志,往事休论十万兵。
  • 新图:新的地图或者规划。
  • 三关志:可能指的是古代对边疆地区的军事战略或地图。
  • 十万兵:指曾经参与过征战的军队数量。
  • 往事:过去的战争故事或历史记录。
  1. 都护近来长不调,年年烽火报升平。
  • 都护:古代的高级将领或官员,负责一方的军事防务。
  • 长不调:长时间没有调动,可能意味着职位长期稳定或受到重用。
  • 烽火:古代用于报告敌情的信号,这里比喻战争或战事。
  • 报升平:向上级报告国家的和平状态,意味着边境安全或国内安定。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古北口的地理环境和战争背景。首句“乱山如戟拥孤城”,用形象的语言描述了山峰的险峻和孤立之城的孤独。接下来,“地险东西分障塞,云开南北望神京”两句进一步强调了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视野的开阔。最后一句“新图已入三关志,往事休论十万兵”,则表达了对于过去的战争已经结束,现在国家处于和平状态的感慨。整首诗通过对古北口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