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宵拥絮频惊起,扑面霜空。
斜汗朦胧,冷逼毡帷火不红。
香篝翠被浑闲事,回首西风。
数盏残钟,一穗灯花似梦中。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严冬中独自面对冷风的孤独与无奈,同时展现了他内心对温暖、温馨生活的向往。
首句“采桑子”,取自宋代女诗人朱淑真的《蝶恋花·送春》中的词牌,此处用以引出全诗的主题。整首诗以“严宵”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冷清、孤寂的画面:诗人被寒冷惊醒,扑面而来的是冰冷的霜气。这里的“严宵”既是时间的指代,也暗示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和心境——寒夜难眠。
第二句“斜汗朦胧,冷逼毡帷火不红。”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寒冷中的状态。他的汗水已经融化成了水珠,使得周围的空气变得湿润;而毡帷内的火苗因为寒冷的空气而显得暗淡无光,没有一丝温暖。这里,“斜汗”不仅形象地描述了诗人的生理状态,也隐喻了他的精神状态,即在寒冷的环境中,诗人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疲惫和无助。
第三句“香篝翠被浑闲事”,诗人转而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尽管外部环境严酷,但诗人并没有被困扰。他享受着手中的香炉和翠绿色的被子,这些物品在他看来,都成为了生活中美好的事物。这里的“香篝”和“翠被”都是象征性的物品,它们代表着诗人生活中的小确幸,是他在寒冷中寻找安慰的方式。
最后一句“回首西风。数盏残钟,一穗灯花似梦中。”诗人的情感发生了转变。他开始回忆起过去的往事,那些美好的瞬间似乎都随风而逝,只剩下回忆中的片段。而眼前的景象则是:一盏熄灭的油灯,只有那几根灯芯仍然燃烧着微弱的光芒。诗人将这微弱的光芒比作梦中的景象,表达了他对现实的美好愿景和对未来的期待。
这首诗通过对冷清环境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严寒中的孤独与无奈,以及他对温暖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歌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