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从东方来,叩之非常流。
自云发扶桑,期到海西头。
白日当中天,浩荡三山秋。
回风忽不见,去逐灵光游。
烛龙莫掩照,使我胸中愁。
诗句注释与赏析:
客从东方来,叩之非常流。
“客”指的是来自东方的旅行者。这里的“叩之非常流”可能是指旅行者的言语或行为与常人不同,或者他/她有着非凡的经历和背景。自云发扶桑,期到海西头。
“自云发扶桑”,即表示自己来自遥远的东边,也就是传说中太阳升起的地方——扶桑。“期到海西头”则表达了一种期待或希望,希望到达远方的海域或目的地。白日当中天,浩荡三山秋。
这里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天空中的太阳高挂,光芒四射,象征着光明和希望。同时,“三山”可能指代某个特定的山峰或地区,秋季的景色则增添了一份肃穆和收获的氛围。回风忽不见,去逐灵光游。
“回风忽不见”形容风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可能是某种神秘的自然力量或魔法的作用。“去逐灵光游”则意味着旅行者追随这股神奇的力量,前往未知的领域。烛龙莫掩照,使我胸中愁。
“烛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常象征着光明和智慧,这里可能是对烛龙的比喻。“莫掩照”表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或阻碍,都要保持这份光明和决心。“使我胸中愁”则表达了因为这种坚持和追求而感到的忧愁或不安。
译文:
客人从东方走来,他的言辞与众不同;
自称来自遥远的扶桑,期待着到达海的另一边。
太阳在正午时分高挂空中,照耀着浩大的三座山峰;
忽然间风停不见了踪影,跟随那神秘的力量远行。
烛龙啊不要遮蔽这光辉,让我心中的愁绪难以平静。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来自东方的旅行者,以及他对未来旅途的描述,展示了诗人对于探索未知和追求梦想的渴望。诗中充满了神秘和奇幻的元素,如“扶桑”、“三山”、“灵光游”等,这些都增添了诗歌的浪漫色彩和深度。诗人通过表达内心的忧愁或不安,展现了对于未来路途中可能遭遇的挑战和困难的预见。整体上,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远方的向往和追求,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现实挑战的态度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