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识山之势,何为识此山。
肖形殊聚米,成象自开颜。
万点峰宜绘,千堆路几弯。
眼前寻弃地,画里比斜鬘。
朗朗形如见,层层叠莫攀。
将才多妙策,著绩出人寰。
赋得聚米为山
又识山之势,何为识此山。
肖形殊聚米,成象自开颜。
万点峰宜绘,千堆路几弯。
眼前寻弃地,画里比斜鬘。
朗朗形如见,层层叠莫攀。
将才多妙策,著绩出人寰。
注释:
- 赋得聚米为山:这是一个题目,要求用聚米(米粒堆成的山)为主题来写一首诗。
- 又识山之势:再次认识到山的形态。
- 肖形殊聚米,成象自开颜:形容聚米的形状和山的形状极其相似,仿佛是自然形成的,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 万点峰宜绘,千堆路几弯:形容山峰众多,如同绘画一样可以描绘;而山路弯曲迂回,让人感到曲折有趣。
- 眼前寻弃地,画里比斜鬟:指通过绘画,可以在现实中寻找到那些被废弃的地方,而在画中,它们却如同美丽的发髻一样吸引人。
- 朗朗形如见,层层叠莫攀:形容形状清晰可见,层次分明,难以攀登。
- 将才多妙策,著绩出人寰:形容有才能的人能够想出巧妙的策略,取得卓越的成就,超越常人。
赏析:
这首诗以“赋得聚米为山”为题,巧妙地运用了聚米这一元素,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艺术创作的热爱。诗人通过对山的形象和姿态的描述,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感悟。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山水景色的独特眼光和审美情趣。诗中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