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思致身,浮名苦缚束。
垂老入名山,山灵笑我俗。
及兹补桑榆,余景未云促。
两山相向中,着我数椽屋。
门庭如水清,四围长新绿。
户后垂疏桐,庭前植修竹。
短篱缭其间,野花扇余馥。
一笑脱尘鞅,斯人在空谷。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维。下面是逐句释义:
- 少年思致身,浮名苦缚束。
- 年轻时就想着要有所成就,但是名利束缚了人。
- “致身”即追求功名;“浮名”指的是虚名。
- 垂老入名山,山灵笑我俗。
- 到了老年才去游览名山,而山神嘲笑我的世俗之态。
- “垂老”意指年纪已大;“名山”指著名的风景名胜地。
- 及兹补桑榆,余景未云促。
- 现在来补足晚年的时光,时间还很宽裕。
- “兹”表示这个;“补”是补充、补救的意思。
- 两山相向中,着我数椽屋。
- 两座山峰相对着,中间建了数间屋子。
- “两山相向中”形容两座山峰对峙的样子。
- “数椽屋”指简单的几间房屋。
- 门庭如水清,四围长新绿。
- 门前的庭院像清澈的水流一样,四周生长着新鲜的绿草。
- “如水清”形容庭院的水非常清澈。
- “新绿”指新生的嫩绿叶子。
- 户后垂疏桐,庭前植修竹。
- 家门后的梧桐树枝条下垂,庭院前的竹子长得又高又直。
- “垂疏桐”形容梧桐树枝条细长下垂。
- “修竹”是指笔直挺拔的竹子。
- 短篱缭其间,野花扇余馥。
- 矮小的篱笆环绕在这些树木和花草之间,野花散发出阵阵香气。
- “缭”意为环绕;“扇”是吹动或散布的意思。
- 一笑脱尘鞅,斯人在空谷。
- 笑了,摆脱了世俗的束缚,此人就在空无一人的山谷中。
- “尘鞅”比喻世俗的纷扰;“空谷”指幽深的山谷。